AD:已获批的抗精神病药能改善tau病理认知损伤,或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
![]() |
来源:奇点糕 2023-06-05 18:13
tau蛋白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常见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的轴突中。在正常情况下,tau蛋白与微管结合,并帮助维持微管的结构和正常的轴突运输,以支持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tau蛋白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常见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神经元的轴突中。在正常情况下,tau蛋白与微管结合,并帮助维持微管的结构和正常的轴突运输,以支持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一旦tau蛋白发生异常聚集和积累,则与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在这些疾病中,tau蛋白发生异常的化学修饰,如过度磷酸化,导致其失去对微管的结合能力。这使得tau蛋白从微管中解离并开始聚集成结构异常的蛋白团,导致神经纤维缠结形成,从而致使神经元的损失和功能障碍。
尽管我们已经在努力了解tau蛋白所介导的病理机制,但目前还没有可阻止或逆转tau蛋白病病理进展的有效治疗方法。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的Evgeni Ponimaskin和他的同事们在之前的工作中发现,血清素受体 7 (5-HT7R) 的高组成型活性促进了tau蛋白介导的病理[1]。这次,他们又提交了新的答案。
他们发现,靶向5-HT7R的反向激动剂是治疗tau蛋白病的新策略。临床获批的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则是一种高效的5-HT7R反向激动剂,可以在体内、体外实验中减少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神经纤维缠结形成,以及改善小鼠的记忆缺陷、运动行为,有潜力成为治疗tau蛋白病的药物[2]。
文章于近日发表在Alzheimer s Dementia期刊上。
论文首页截图
在之前的工作中,Evgeni Ponimaskin等人已经证明,靶向5-HT7R的高度特异性反向激动剂SB-269970,能够通过阻断5-HT7R的组成型活性来消除tau过度磷酸化和聚集[1]。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们试图从临床批准的安全药物中寻找新的解答。
他们选择了抗精神病药物氨磺必利(Amisulpride)、氯氮平(Clozapine)、鲁拉西酮(Lurasidone),以及抗抑郁药物米安色林(Mianserin)、伏硫西汀(Vortioxetine)进行药理学分析。
结果显示,氨磺必利、Clozapine、鲁拉西酮和米安色林属于5-HT7R的反向激动剂,即与5-HT7R结合后,逆转其活性状态,减少其组成型活性。而伏硫西汀属于5-HT7R的拮抗剂,与5-HT7R结合后阻断其与激动剂的结合,从而抑制其激活。
抑制组成型5-HT7R活性的剂量反应曲线
利用HEK293 tau-BiFC细胞模型,研究者们初步验证发现,表达5-HT7R的细胞表现出明显的tau蛋白聚集积累,而这几种5-HT7R反向激动剂与SB-269970的效果相当,能够减少5-HT7R诱导的tau蛋白聚集的形成,并降低磷酸化水平。
作为拮抗剂的伏硫西汀则不能,这再次说明阻断5-HT7R的组成型活性才是关键。
其中,氨磺必利具有与SB-269970类似的化学结构,是最有效的5-HT7R反向激动剂,且与其它血清素受体没有交叉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另外,氨磺必利处理不会影响5-HT7R的表达水平,在高达100 M的浓度下也没有任何细胞毒性作用,而其他药物的处理明显降低了细胞增殖数量。
这些优点使得氨磺必利具有治疗tau病理的潜力。
反向激活剂能够减少tau蛋白聚集
随后,研究者们还在其它tau病理细胞模型中进行体外实验验证。
在携带人类tau[R406W]突变体的小鼠初级皮层神经元细胞模型中,18.6% 1.0%的神经元纤维缠结,使用氨磺必利后数量显著减少至8.0% 0.5%。氨磺必利还对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对照组中12.7% 0.5%的神经元发生凋亡,使用氨磺必利后数量显著减少至6.4% 0.7%。
相比之下,其它几种药物则没有这些效果。
SB-269970和氨磺必利处理减少了神经纤维缠结
不仅如此,他们发现,氨磺必利主要是降低了不可溶性tau聚集的形成。
这些结果在携带tau[R406W]突变的人类皮层神经元(由人类诱导多能培养形成)细胞模型中,也可以观察到。与对照载体处理相比,用氨磺必利处理这些神经元可显著降低tau蛋白上多个病理磷酸化位点(T181和S202/T205)的过度磷酸化。
最后,研究者们利用两种tau病理小鼠模型验证了氨磺必利的效果。
他们给小鼠前额皮层注射携带有荧光蛋白的tau[R406W],并用氨磺必利治疗后发现,头几天时候可以观察到tau蛋白积累,但在治疗16天后tau蛋白水平显著降低,且神经元保持完整。
在tauP301L-BiFC小鼠模型中,小鼠表现出较低的运动活动和更焦虑的行为,且对新物体识别和空间工作记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缺陷,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有明显差异。而接受氨磺必利治疗后,tauP301L-BiFC小鼠的运动行为、焦虑行为、记忆能力都能到改善,接近野生型小鼠的状况。
氨磺必利改善了小鼠的记忆能力
此外,对tauP301L-BiFC小鼠大脑切片的分析结果显示,氨磺必利治疗能够显著减少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不溶性tau蛋白水平减少,进一步证实了氨磺必利对tau病理的抑制作用。
氨磺必利治疗减少了小鼠的tau蛋白聚集和磷酸化水平
总体来说,Evgeni Ponimaskin等人利用多种tau蛋白病理细胞模型和小鼠模型发现,氨磺必利作为一种高效的5-HT7R反向激动剂,通过阻断5-HT7R的组成型活性,能够减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和聚集,具有潜力成为治疗tau病理和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候选药物。
研究者们表示,将进一步验证氨磺必利在治疗这些疾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进一步开发更有效和更高特异选择性的5-HT7R 反向激动剂。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百奥赛图与百济神州达成抗体分子许可协议,加速创新药物开发 (2025-07-10)
- Nature Biotechnology:基因编辑的“瑞士军刀”!16种序列特异性编辑器诞生,实现对DNA的“按需编程” (2025-07-10)
- STTT:膳食脂肪酸调教T细胞!港大团队发现,棕榈酸会削弱γδ-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而油酸可逆转 (2025-07-10)
- 《神经病学》:重大人生打击,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发展和大脑结构的变化有关! (2025-07-10)
- J Hematol Oncol:突破T细胞白血病治疗瓶颈——双靶点CAR-T细胞有望带来新希望 (2025-07-09)
-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2025-07-09)
- 精鼎医药宣布两位 FDA 权威专家加入我司咨询团队,进一步增强监管事务、医学及 AI 领域专业实力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2025-07-08)
- J Anim Sci Biotechnol研究揭秘美味密码:益生菌联手重塑肠道菌群,经肠-肌轴提升猪肉鲜味与品质 (2025-07-08)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