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EHPB:常见甜味剂中的化学物质或具有遗传毒性 会损伤机体细胞的DNA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6-25 10:54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当机体在消化一种广泛使用的甜味剂时所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或许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genotoxic),也就意味着其会破坏机体的DNA。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Part B上题为 Toxicological and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sucralose-6-acetate and its parent sucralose: in vitro screening assays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当机体在一种广泛使用的甜味剂时所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或许具有一定的 遗传毒性 (genotoxic),也就意味着其会破坏机体的DNA,这种化学物质在甜味剂中也会微量存在,这一研究发现或提出了关于甜味剂如何导致人类健康问题的诸多问题。
三氯蔗糖(sucralose)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人工甜味剂,其常常以善品糖(Splenda)出售,此前研究人员就通过研究发现,摄入三氯蔗糖后,机体肠道中会产生多种脂溶性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就是三氯蔗糖-6-乙酸盐(sucralose-6-acetate)。研究者Susan Schiffman说道,这项最新研究中我们确定了,三氯蔗糖-6-乙酸盐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而且我们还在现成的三氯蔗糖中发现了微量的三氯蔗糖-6-乙酸盐,甚至在其被消费和代谢之前都会存在。
为了说明这一点,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所有遗传毒性物质的毒理学关注阈值为每天0.15微克,本文研究则表明,每天摄入一杯三氯蔗糖含糖饮料中的微量三氯蔗糖-6-乙酸盐都超过了这个阈值,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人们在摄入三氯蔗糖后作为代谢产物而产生的三氯蔗糖-6-乙酸盐的水平。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体外试验,将人类血液细胞暴露于三氯蔗糖-6-乙酸盐中并监测遗传毒性的标志物的变化情况。
常见甜味剂中的化学物质或具有遗传毒性 会损伤机体细胞的DNA。
图片来源: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Part B (2023). DOI:10.1080/10937404.2023.2213903
研究者Schiffman说道,简言之,我们发现,三氯蔗糖-6-乙酸盐具有遗传毒性,而且其还能有效地破坏暴露于化学物质中的细胞中的DNA。此外研究人员还进行了体外试验,将人类肠道组织暴露于三氯蔗糖-6-乙酸盐中;其它研究表明,三氯蔗糖还会负面影响机体肠道健康,因此他们就想看看可能会发生什么。当将三氯蔗糖和三氯蔗糖-6-乙酸盐施用于肠道上皮组织(排列于肠壁的组织)时,研究者发现,所有化学物质都会导致肠道 泄漏 ,基本上,其会促使肠壁更具通透性,这些化和物质会损伤肠壁细胞之间彼此紧密连接的 接口 部位或 紧密连接处 。
肠道 泄露 是一个问题,因为这意味着,通常会通过粪便冲出机体的东西反而会从肠道泄露并被吸收到血液中;此外,研究人员还观察了肠道细胞的遗传活性,旨在理解其如何对三氯蔗糖-6-乙酸盐的存在产生反应,研究者发现,暴露于三氯蔗糖-6-乙酸盐的肠道细胞会增加与氧化性压力、炎性和致癌特性相关的基因的活性。这一研究工作提出了与三氯蔗糖和其代谢产物相关的人类机体潜在健康效应的诸多担忧,因此或许是时候重新审视三氯蔗糖的安全和监管状态了,因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都表明其会带来重大的健康风险,如果没有其它的原因的话,研究人员会鼓励人们尽量避免使用含有三氯蔗糖的产品,因为这并不是我们应该摄入的东西。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三氯蔗糖-6-乙酸盐的毒理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或许会引起科学家们对三氯蔗糖本身安全性和监管状态的重要健康关注。(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Susan S. Schiffman,Elizabeth H. Scholl,Terrence S. Furey,et al. , Journal of 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Part B (2023). DOI:10.1080/10937404.2023.221390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Cell:亨廷顿病的“基因时钟”!CAG重复如何引发神经元死亡? (2025-01-22)
- Nature子刊:揭示HIV (2025-01-22)
- 为何说吸烟是“隐形杀手”?Elife揭秘尼古丁驱动肠道干细胞癌变新机制,DBZ或带来治疗新曙光 (2025-01-21)
- Neurology :食用红肉会增加患痴呆症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2025-01-21)
- Cell:一项大规模研究鉴定700种与抑郁症相关的遗传变异 (2025-01-21)
- Mol Cancer:科学家揭示多种类型癌症发生转移背后的特殊遗传驱动因素 (2025-01-18)
- Nature Aging:为什么我们的DNA也会“变老”? (2025-01-18)
- 连发两篇 Nature 子刊,司龙龙团队开发基于PROTAC的减毒活疫苗新策略 (2025-01-18)
- 西湖大学2025年首篇Nature:申恩志/吴建平团队首次揭示“RNA剪刀”的切割全过程 (2025-01-17)
- Sci Rep:网膜素 (2025-01-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