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企业新闻 > 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影响供应 引导市场回归理性

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影响供应 引导市场回归理性

  近年来,民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提升,大健康市场规模随之逐步扩大。普华永道分析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达到13万亿元,其中与中药相关产业规模超过2万亿元,增势明显。据中康科技中药大数据中心统计,2022年,我国常用中药材品种产能为518.52万吨,市场规模达到2586亿元以上,呈加速增长态势。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材价格多次大起大落。特别是近5年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平均振幅28.8%左右,每年给中医药产业造成超过744亿元的行情波动空间。

 

  一般来说,中药材价格周期为3年一个小周期,9年一个大周期。但本轮周期已持续11年,其中连续上涨已超过3年。2023年6月16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报收于3544.67点,与5月16日的3170.41点相比,上涨10.55%;比2022年6月16日上涨34.57%,市场行情明显异常。6月份,预计的淡季行情并未出现,市场依旧呈现火爆态势,涨价品种数量和上涨幅度均大幅增加,月度综合200指数上涨超过30%。

 

  五大因素导致药材价格大幅波动

 

  中康科技中药大数据中心通过对产、供、需多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本轮中药材价格异常上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不合理的产业链利益分配格局

 

  据中康科技中药大数据中心统计,2022年我国中药材生产环节市场规模为2860亿元,平均营收为0.21万元;工业及终端环节市场规模为7320亿元,平均营收4280.7万元。

 

  可以看出,工业及终端环节的市场规模与营收水平远高于生产环节,工业企业为整个产业链的获利主体和话语权掌握者。但长期不重视源头和供应链保障,再加上中间环节混乱,生产环节得不到反哺,即使中药材价格暴涨,药农也得不到多少收益,客观上导致中药材生产端保障能力极为薄弱。

 

  多种中药材盲目生产

 

  2015—2018年,我国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处于快速增长期,年均增长均在1.5万家以上。但随着政策扶持减弱,建设速度大幅下降。

 

  2018—2021年,中药材种植热情退去,留下大量重复建设的过剩产能。如江西和福建的栀子产区,2018年之前农户在扶持资金支持下盲目扩大种植,导致该品种价格连续暴跌,最低时只有5.5元(公斤价,下同),根本不够采收的劳力成本,造成大量在地面积抛荒,为本轮栀子价格暴涨到38元以上埋下隐患。

 

  中药材质量门槛提高

 

  为提高中药材质量,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增加了较多的检测项目,但由于现阶段国内中药材生产基础极为薄弱,提高质量门槛意味着多种中药材生产不能像以往一样粗放进行。例如连翘和酸枣仁,为了防止产区“抢青”行为,《中国药典》大幅度提高了其质量标准。质量门槛提高后,商家囤货待沽,市场合格品短缺,价格快速上涨,难免刺激产区“抢青”采收,从而导致合格品减少,资源遭受破坏,价格连续攀高。

 

  质量门槛提高还使中药饮片生产成本大幅增加。据笔者估计,可能给每家饮片生产企业增加600万元~1000万元的生产设备成本。此外,生产企业可能面临原料短缺问题,如目前黄芪、麦冬和当归等多个品种合格品价格上涨幅度大。

 

  资本涌入中药材领域借势炒作

 

  中药材季采多年销的特点,给资本炒作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一方面,中药材生产基础极为薄弱,目前面临两大瓶颈。一是老龄化加剧,农村劳动力匮乏,剩余的劳动力也会优先保障粮食作物和核心农副产品种植;二是由于中药材这种“边角经济”与生产规模化之间存在悖论,企业自建基地无法可持续运营,依托小农生产抗风险力又极低。

 

  另一方面,近5年,中药材综合200指数平均振幅28.8%左右,“炒货”收益远超资金使用成本和其他投资领域。而行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利润空间下降,促使囤积炒作成为核心营利手段,人为造成货源垄断,价格暴涨。有金融投资机构趁势而入,开展供应链金融、仓单质押,甚至“加杠杆”为囤货炒作提供便利。

 

  资本借“中成药集采”作题材推高药材价格

 

  2021年开始推进的中成药集采,从跨省联盟到全国集采,范围逐步扩大到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等领域。在原料保障体系尚未成熟之时,这也给资本以中药材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想像空间。一是给炒作提供了明确目标;二是刺激投标企业和中标企业提前加大储备,否则无法完成应标;三是给前期囤货商提供出货通道,变现出更多资金再度炒作。

 

  中康科技中药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湖北19省联盟、广东联盟以及山东中成药集采启动后,不少招标品种所需原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最高涨幅达160%。原料消耗前20位的品种,价格平均涨幅近四成。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导致我国近几年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的深层次原因,是中药产业结构失衡,包括产业链利益分配失衡、中间环节过多等,产业利益格局亟待重构。

 

  多管齐下实现产业源头治理

 

  建立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

 

  随着市场信息逐渐透明,产需对接加速,沿用了30多年的基于传统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贸易流通方式,已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而中药材产业信息化的提升才刚刚起步,还不能发挥市场导航作用。

 

  笔者认为,需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中药产业大数据中心。以标准和编码体系为核心,链接起中药材全产业数据链,动态掌握生产加工、市场端需求和渠道供应保障能力等,以科学、精准的数据引导产销和订单农业。

 

  建立不同需求维度的质量标准

 

  中医药产业发展必须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当代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也应体现传承和发展的理念。应依据不同需求维度特点,建立差异化的质量标准。

 

  例如,中药质量标准主体应是中成药原料质量评价体系(含中成药、提取物和颗粒剂等),可以“核心含量+提取回收率”为基础来制定;中药饮片质量评价体系(含中药饮片和保健食材等),可以“外观性状+核心含量”为基础来制定;中医临床质量评价体系,则应“传统经验+实践经验”相结合,给予更大的自由度和实践空间。

 

  加速需求端与产销端对接

 

  近年来,产地市场功能逐渐增强。2010—2020年,国内中药材市场交易额虽然迎来过增长小高峰,但是整体交易额却呈现萎缩状态。相反,产地市场的交易额却在稳步增长,整体交易额从2010年的110.2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02.23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2.49%(如图)。

 

  此外,中成药集采、全程质量追溯等政策倒逼生产企业聚焦于源头,也给产地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当前产地市场的配套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工业企业落地产地尚缺乏抓手和平台。因此,加速需求端与产销端对接,提升产地市场配套服务能力迫在眉睫。

 

  重构产业利益格局

 

  近10年,云南白药、阿胶、片仔癀、连花清瘟等龙头企业的明星产品屡屡成为热点,引爆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中药龙头企业拥有明显定价权。

 

  未来,品牌战略和原料战略将互为因果,工业企业要想取得资源战略安全,必须加大生产端反哺力度,提前布局原料保障体系建设。在野生资源抚育、订单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产地配套功能和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长期、有效的投入,为乡村振兴和中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作者系中康科技中药大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