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放疗剂量高低搭配,激活更强免疫应答!研究提出利用“放疗剂量异质性”配合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
![]() |
STM:放疗剂量高低搭配,激活更强免疫应答!研究提出利用“放疗剂量异质性”配合免疫治疗的新策略
来源:奇点糕 2024-10-03 12:46
与统一高剂量放疗组相比,低剂量放疗区域中的树突状细胞,还能成功经未受损的淋巴管返回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它们带回的肿瘤抗原能有效扩增肿瘤反应性CD8+T细胞。近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团队在《科学 转化医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1],就提出了一种激活应答的全新放疗策略,核心就在于 瘤内放疗剂量异质性 :以不同剂量而非同一剂量的放疗照射肿瘤不同部位,能更好地发挥放疗激活免疫应答的效应,从而有效配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
论文首页截图
近些年来的许多实验室研究已经揭示,高、中、低剂量的放疗对抗应答各有各的好处,高剂量放疗最好理解,直接把干掉、释放大量新抗原嘛;中等剂量放疗则可能迫使癌细胞激活STING-干扰素应答通路,亲手按下启动免疫应答的 自杀按钮 [2],低剂量放疗的能耐也很大,甚至足以单独逆转免疫冷肿瘤的微环境 免疫沙漠 [3]。
话虽如此,目前放疗与治疗手段联合使用的临床研究中,主要看的还是放疗的直接杀伤效应,所以放疗剂量普遍比较高(40-60 Gy),且照射肿瘤各处都是同一剂量,中低剂量放疗的理论优势还没转化成实效,所以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者们才想试一试不同剂量放疗联合使用,也就是 放疗剂量异质性 会不会更有优势。
研究者们选用了ICIs治疗瘤小鼠的经典模型,对实验组使用高剂量率(HDR)近距离放疗,直接达成 瘤内剂量异质性 的效果,而对照组采用常规外照射放疗(EBRT, 8 Gy),分别配合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 双免疫方案 治疗。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与EBRT、ICIs治疗或EBRT+ICIs联合方案相比,2 Gy的近距离放疗配合ICIs效果最好,完全缓解率达63%,而且能同时抑制原发肿瘤和继发灶,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
把实验对象换成模型小鼠时,研究者们得到的结论也相同,随即研究者们又尝试用EBRT模拟近距离放疗的效果,实现对瘤内不同部位的不同剂量放疗(肿瘤远端20 Gy、近端2 Gy,中心部位8-10 Gy),联合ICIs治疗的效果与近距离放疗+ICIs不相上下,这就证实了 瘤内剂量异质性 放疗的含金量,而且低/中/高三种剂量还缺一不可。
放疗剂量异质性可有效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
接下来就是机制分析了,研究者们首先发现, 瘤内剂量异质性 放疗使肿瘤内基因表达发生了有空间异质性的改变,T细胞浸润变化也呈现与基因表达一致的异质性,中等剂量照射部位的T细胞浸润增多最明显,瘤内浸润的抗癌表型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显著增加;与统一高剂量放疗组相比,低剂量放疗区域中的树突状细胞,还能成功经未受损的淋巴管返回肿瘤引流淋巴结(tdLN),它们带回的肿瘤抗原能有效扩增肿瘤反应性CD8+T细胞。
瘤内剂量异质性放疗可显著改善多种免疫细胞浸润和树突状细胞返回tdLNs
瘤内剂量异质性 放疗对T细胞的影响还远不止于此,T细胞亚群分析显示,浸润到肿瘤内的CD8+效应T细胞占比大增,细胞毒性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也显著上调,而耗竭CD8+T细胞基本被清除,同时1型辅助性CD4+T细胞也显著增多,与CD8+效应T细胞共同形成了抗肿瘤免疫记忆,这些积极变化就能解释 瘤内剂量异质性 放疗+ICIs的疗效更好了,现今的放疗技术也足以在临床研究中复现实验条件,不知道未来成果如何呢~
瘤内剂量异质性放疗可显著改善CD8+T细胞的浸润和功能状态
参考文献:
[1]Jagodinsky J C, Vera J M, Jin W J, et al. Intratumoral radiation dose heterogeneity augments antitumor immunity in mice and primes responses to checkpoint blockade [J].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6(765): eadk0642.
[2]Deng L, Liang H, Xu M, et al. STING-dependent cytosolic DNA sensing promotes radiation-induced type I interferon-dependent antitumor immunity in immunogenic tumors[J]. Immunity, 2014, 41(5): 843-852.
[3]Herrera F G, Ronet C, Ochoa de Olza M, et al. Low-dose radiotherapy reverses tumor immune desertification and resistance to immunotherapy[J]. Cancer Discovery, 2022, 12(1): 108-13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研究发现埃博拉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新机制 (2025-05-04)
- Cell:我国学者揭示大脑“排污网络”的发育和神经调控密码,为阿尔茨海默病等大脑疾病的治疗开辟新方向 (2025-05-04)
- Nature: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炎性肠病的全球地图 (2025-05-03)
- 肿瘤演化的“秘密武器”!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ecDNA维持与DNA损伤应答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5-05-03)
- Nature Cancer:山东大学姜新义/史本康团队开发原位CAR (2025-05-03)
- JAMA:二甲双胍再显神通!随机临床试验表明,对于超重或肥胖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而言,二甲双胍可以显著减轻疼痛 (2025-05-03)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大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Nature论文,发现易患癌细胞的共同特征 (2025-05-03)
- Cancer Discov:解锁免疫治疗新钥匙!PLT012抗体助力攻克肝癌免疫难题 (2025-05-03)
- STTT:中山大学徐瑞华/鞠怀强团队发现,ACAT1会召集自然杀伤细胞对抗肠癌! (2025-05-02)
- Science子刊:新研究发现ATP可以防止与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相关的蛋白的有害聚集 (2025-05-0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