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给T细胞充能!科学家开发给T细胞输送线粒体的方法,“满电”T细胞抗肿瘤免疫能力更强、更不易耗竭 |
![]() |
肿瘤之难对付,很多时候来自严苛的肿瘤微环境。对T细胞等免疫细胞来说,肿瘤微环境可真不是个适合生存的地方,有各种不利因素会造成线粒体受损、并导致T细胞耗竭。而线粒体本身也比较脆弱,线粒体DNA相较核DNA更容易积累损伤,其功能也更容易受到年龄和各种治疗因素的影响。
缺乏了关键的能量工厂线粒体,也怪不得T细胞干不好活儿。
那么我们是否有方法可以给T细胞重新充能呢?谁又能当好这个超级充电桩?
研究者想到的是骨髓基质细胞(BMSC)。以前就有研究发现,BMSC能够调节T细胞功能和分化,研究者猜想,从二者的相互作用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端倪。
研究者将人或小鼠的BMSC和匹配的CD8+T细胞共培养24小时后,固定细胞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检查。对的,2021年的研究他们也是用的这个超级高清的显微镜。
显微镜下,研究者们观察到,BMSC和T细胞之间果然存在复杂的纳米管桥接结构,平均每个细胞都有1个。考虑到固定细胞时对超细结构的破坏,研究者认为实际的纳米管数量应该更多。
有趣的是,纳米管的平均宽度仅有不足1 m(小鼠)和2 m(人类),但在其中可以观察到部分膨大的结构,好像有什么东西裹在里面。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宇宙的“星图”——scvi-hub如何将海量单细胞数据“浓缩”到你的笔记本电脑里? (2025-09-13)
- 为什么精子会“跑不动”?大阪大学揪出两大关键蛋白:CFAP91搭起“运动支架”,EFCAB5调控“冲刺力”,男性生育有了新靶点 (2025-09-12)
- 突破!肺癌细胞转移大脑后竟会与神经元“串通”!Nature 新研究揭致命机制,抗癫痫药或成新希望 (2025-09-12)
- J Neurochem:肠道与大脑的“对话”——科学家揭秘机体慢性疼痛的神经通路 (2025-09-11)
- 母亲高血糖,影响后代生育能力,黄荷凤院士团队等揭示背后的表观遗传机制 (2025-09-11)
- STTT:韩国科学家发现减轻大脑氧化应激损伤、减少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新方法! (2025-09-11)
- 《癌症研究》:橄榄油吃太多,乳腺癌易挪窝!美国科学家发现,富含橄榄油的高脂饮食,会促进三阴性乳腺癌肺转移 (2025-09-11)
- 减重竟还能减痛?!EJN:饮食质量提升 22%,慢性疼痛率直降一半,体脂变化竟不是关键 (2025-09-11)
- 肠道菌群还能操控皮肤炎症?清华大学最新Immunity论文,揭示肠道菌群代谢物驱动银屑病炎症的机制 (2025-09-11)
- 构建中国人衰老时钟,200多位中国学者联合推出X-Age项目(耄耋计划),推动健康长寿研究 (2025-09-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