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遗传学》:难怪食管癌那么凶狠!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周细胞,不仅能促进食管癌转移,还能打造免疫抑制微环境 |
![]() |
《自然·遗传学》:难怪食管癌那么凶狠!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周细胞,不仅能促进食管癌转移,还能打造免疫抑制微环境
来源:奇点糕 2025-10-16 10:15
我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食管癌转移机制的认知。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
据,在全球每年新发食管癌病例中,有一半出现在中国。
食管癌起病隐匿,超过50%的患者在初次时就已出现转移。
近年来,和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也没能大幅提升患者的预后,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20%左右。
因此,要想提升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就必须搞清楚驱动食管癌发生转移的原因,确定新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
今天,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刘芝华、广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许雯雯、上海市胸科医院李志刚和中国医科大学王振宁,联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著名期刊Nature Genetics上发表一篇重要研究论文[1]。
他们结合食管癌患者的单细胞多组学和空间转录组学数据,发现一个促进食管和对免疫治疗耐药的免疫抑制性GPR116阳性周细胞(的组成部分)。这种周细胞一方面会分泌EGFL6,与上的整合素 1结合,从而激活NF- B通路促进;另一方面它还能促进调节性T细胞扩增和CD8阳性T细胞耗竭,帮助食管癌细胞实现免疫逃逸。
为了寻找促进食管癌转移的潜在机制,研究人员收集了转移性食管癌患者、非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原发肿瘤组织,以及配对的健康组织,并对上述组织开展了scRNA-seq、snRNA-seq、snATAC-seq和Stereo-seq,以在单细胞和空间水平上剖析食管癌的肿瘤微环境。
在上述四种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周细胞、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显著改变,表明它们在肿瘤生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相互作用分析发现,在转移性癌症患者中,周细胞传出相互作用信号增加最多;而且周细胞和上皮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增加最多,表明上皮细胞是转移过程中周细胞释放信号的关键接收者。此外,与其他细胞类型相比,周细胞与之间的距离更近、相互作用更强。不难看出,周细胞可能就是破解食管癌转移之谜的关键。
随后,研究人员根据周细胞表面的标志物将周细胞分成三个亚型,其中GPR116阳性周细胞在转移性癌症患者中显著富集。其他食管癌数据集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生存分析还发现,较高的GPR116阳性周细胞比例与较短的生存期相关,而且GPR116阳性周细胞是食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那GPR116阳性周细胞是哪儿来的呢?研究人员发现,转录因子PRRX1是关键。转录因子PRRX1过表达,会上调人周细胞系和食管癌周细胞中GPR116,以及一系列GPR116阳性周细胞代表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术也证实,PRRX1过表达显著增加了GPR116阳性周细胞的比例。
接下来的问题是,GPR116阳性周细胞又是如何促进食管癌转移的呢?在比较GPR116阳性周细胞和GPR116阴性周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在周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分泌蛋白EGF样域蛋白6(EGFL6)在GPR116阳性周细胞中上调最多。如果特异性敲除周细胞中的转录因子PRRX1编码基因,肿瘤和血清中EGFL6水平就会降低,这意味着GPR116阳性周细胞是EGFL6的主要来源。
临床数据还显示,转移性食管癌患者的EGFL6表达显著升高,而且EGFL6高表达预示着食管癌患者的预后较差,而健康个体中几乎检测不到EGFL6。值得注意的是,血清EGFL6不仅能准确区分食管癌患者和健康个体(曲线下面积=0.983),还对癌症转移具有诊断潜力(AUC=0.912)。例如,血清EGFL6对(AUC=0.902)和(AUC=0.808)的转移也有预测价值。这些结果共同表明,血清EGFL6是癌症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潜在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后续的机制研究发现,GPR116阳性周细胞分泌的EGFL6,会与癌细胞表面的整合素 1结合,进而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激活食管癌细胞的NF- B通路,进而促进癌细胞获得转移能力。靶向整合素 1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显著降低食管癌模型的淋巴结转移。
此外,研究人员还注意到,GPR116阳性周细胞还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帮助癌细胞实现免疫逃逸:第一,促进调节性T细胞扩增;第二,诱导CD8阳性T细胞耗竭并降低其细胞毒性;第三,上调肿瘤细胞的PD-L1。不过,上述效应可以被整合素 1抑制剂削弱。
基于以上发现,不难看出,整合素 1抑制剂有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潜力。事实确实如此,基于食管癌小鼠模型的研究发现,与整合素 1抑制剂或PD-1抑制剂单药相比,二者联合显著显著抑制了原发性肿瘤进展和远处转移,而且安全性良好。这一结果说明,整合素 1抑制剂联合PD-1抑制剂,具备治疗食管癌的潜力。
总的来说,我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成果,加深了我们对食管癌转移机制的认知。他们在这个研究中发现的GPR116阳性周细胞和EGFL6,可能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而靶向下游整合素 1,可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抑制食管癌的进展和转移,有望为食管癌治疗带来新方案。
目前,已有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上市,也有整合素 1抑制剂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期待二者联合使用的临床研究能顺利开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国度医保局曝光5起骗取生养保险基金典型案例 (2025-10-16)
- 天气转凉这些沾染病多发!防护攻略看这里 (2025-10-16)
- AD:肠炎阻碍大脑“排毒”!研究发现,肠道炎症通过扰乱昼夜节律,损害大脑类淋巴系统排污能力,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埋下伏笔 (2025-10-16)
- 解决胰岛素百年困境!David Baker团队从头设计出更安全有效的“AI胰岛素”,开启糖尿病治疗新时代 (2025-10-16)
- Cell Stem Cell:刘光慧团队等首次证实,维生素C可延缓灵长类卵巢衰老 (2025-10-16)
- 《自然·遗传学》:难怪食管癌那么凶狠!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一种周细胞,不仅能促进食管癌转移,还能打造免疫抑制微环境 (2025-10-16)
- 《科学》:癌细胞喜欢“酸”的原因找到了!这种环境让肿瘤生长更猛烈 (2025-10-15)
- 闻一口就知道爱不爱?《细胞》研究揭脑内机制:侧角区神经元当“裁判”,两套逻辑判香臭 (2025-10-15)
- 排名第一的护肝片权威榜单: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好?技术、功效、机制升级 (2025-10-15)
- 排名第一的护肝药重磅公布:护肝片哪个品牌最好最安全?熬夜喝酒人群适用 (2025-10-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