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这种来自咖啡和人体的天然物质可提高NAD+水平,改善衰老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11-18 09:55
这项最新研究扩展了我们对NAD+代谢的理解,发现了一种新的NAD+前体——葫芦巴碱(trigonelline),并进一步证明了提高产生NAD+的能力在促进健康长寿和年龄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近日,雀巢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Metabolism 上发表了题为:Trigonelline is an NAD+precursor that improves muscle function during ageing and is reduced in human sarcopenia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葫芦巴碱(trigonelline)在肌少症(Sarcopenia)患者中减少,而补充这种分子,能够增加NAD+水平和线粒体活性,并有助于在衰老过程中维持肌肉功能。
该研究还进一步证明了葫芦巴碱是一种新的NAD+前体,扩展了我们对NAD+代谢的理解,补充葫芦巴碱是一种NAD+促进策略,对年龄相关性肌肉衰退具有治疗潜力。
肌少症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细胞辅助因子NAD+在衰老过程中下降,同时,作为细胞能量来源的线粒体发生,产生的能量降低。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对患有肌少症的老年人进行了肌肉活检,发现在肌少症期间,他们的大多数代谢物没有变化,包括可能作为潜在NAD+前体的维生素B3形式。
然而,肌少症患者的葫芦巴碱(trigonelline)的水平较低,葫芦巴碱是一种在植物(例如咖啡)和动物(包括人类)中发现的一种天然生物碱。该研究显示,葫芦巴碱水平与骨骼肌中的肌肉力量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呈正相关。
接下来,研究团队使用同位素标记的葫芦巴碱,证实了葫芦巴碱在秀丽隐杆线虫、小鼠,以及来自健康人类和肌少症患者的原代肌管中并入NAD+库并增加NAD+水平。
从机制上来讲,葫芦巴碱不激活烟酸受体GPR109A,而是通过烟酸磷酸核糖转移酶/Preiss-Handler途径在不同模型中代谢。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葫芦巴碱通过一种需要sirtuin的NAD+依赖机制改善线粒体呼吸和生物合成,减少年龄相关肌肉损失,增加其寿命和运动能力。而在雄性小鼠中,补充葫芦巴碱可以增强肌肉力量,防止衰老过程中的疲劳。
补充葫芦巴碱可增强老年小鼠的线粒体活性和肌肉功能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可以通过膳食补充NAD+的前体物质,包括包括烟酰胺核苷(NR)、烟酰胺单核苷酸(NMN)、烟酸(NA)、烟酰胺(NAM),以及色氨酸(Trp),从而提高NAD+水平。而这项最新研究扩展了我们对NAD+代谢的理解,发现了一种新的NAD+前体 葫芦巴碱(trigonelline),并进一步证明了提高产生NAD+的能力在促进健康长寿和年龄相关疾病中的应用。
论文通讯作者、雀巢研究中心身体健康部门负责人Jerome Feige 表示,很高兴通过合作研究发现了一种来自食物的天然分子与衰老的细胞标志物交叉作用。葫芦巴碱对衰老过程中细胞代谢和肌肉健康的益处开启了有希望的转化应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零糖并不健康!华人学者证实,常见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伤害心血管 (2025-02-24)
- eLife:破坏细胞蛋白中的单一氨基酸或能让乳腺癌细胞的行为像干细胞一样 (2025-02-23)
- Cell:新研究揭示DNA错配修复基因在亨廷顿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5-02-23)
- Cell:一种非工业化饮食可以降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 (2025-02-23)
- 影响因子503!医学神刊CA首次发表临床试验论文,来自中国团队 (2025-02-22)
- Cell:新研究表明八种精神疾病具有相同的遗传原因 (2025-02-22)
- 发缝宽、掉发多?Sci Rep毛囊类器官研究:脂质可借HIF (2025-02-21)
- Nature:胰腺癌的神经黑客行动!秘癌细胞如何“策反”神经元加速扩散 (2025-02-21)
- Nature:新研究揭示肠道中的肠嗜铬细胞触发慢性疼痛机制 (2025-02-21)
- 《自然·通讯》: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团队发现肿瘤肝转移灶的“守护神”! (2025-02-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