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提出药物缓控释放“3D通道迷宫”新机制 |
来源:网络 2024-12-28 10:45
与传统缓释给药系统的扩散机制不同,“3D通道迷宫”模型强调药片内部孔隙网络的门控作用。“3D通道迷宫”机制为剖析茶碱微丸缓释片的缓控释放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继稳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临港实验室、西藏大学、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上发表了题为《控制多单元片药物释放的 3D通道迷宫 机制》( 3D channel maze to control drug release from multiple unit tablet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应用同步辐射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茶碱微丸缓释片进行3D成像,探讨了缓释片整体结构及单微丸在释药过程中的内部结构变化,并结合微丸缓释片整体和单微丸的释放动力学特征,提出了 3D通道迷宫 的药物缓控释放新机制。
茶碱微丸在径向上随机分布,而位于茶碱微丸缓释片背面的微丸数量多于正面。同时,径向和轴向切片均显示,茶碱微丸缓释片由茶碱单微丸、缓冲保护层和基质层三个区域组成。研究根据重建获得的3D图像,提取了茶碱微丸缓释片中单微丸的结构。单微丸由丸芯和包衣层组成,直径为0.5mm~1.2mm。包衣层相对均匀紧密,平均厚度约100 m。
研究发现,基质层和核心区域在茶碱微丸缓释片的不同释放阶段具有主导作用。在速释阶段,药片外围的基质层迅速溶出,而核心区域基本保持不溶;位于片剂边缘、缺乏缓冲保护材料保护的微丸发生溶解。在控释阶段,微丸被溶解的同时,出现细小的出口和通道,释放溶解的药物分子。由于缓冲保护层的隔离作用,溶解的药物分子缓慢通过曲折的孔隙通道进而被释放出来。
在控释阶段,微丸之间的孔隙、通道连通,通道迂回曲折、错综复杂,形成 3D通道迷宫 结构。当药物分子溶解到液体介质中时,需要在 迷宫 中找到出路。即使药物分子在同一时间从同一起点出发,一部分药物能够快速找到出路,而另一部分则延迟,需要消耗较长时间走出 迷宫 。由于 3D通道迷宫 的延迟效应,药物从缓释片核心区域逃逸所需的时间被区分开,最终形成控释效果。
与传统缓释给药系统的扩散机制不同, 3D通道迷宫 模型强调药片内部孔隙网络的门控作用。 3D通道迷宫 机制为剖析茶碱微丸缓释片的缓控释放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3D通道迷宫 释放模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施雪涛团队开发线粒体靶向的压电纳米系统,治疗勃起功能障碍 (2024-12-28)
- 中国研究生一作Cell:首次揭示乳腺癌转移的遗传因素,表明癌症转移是一种遗传疾病 (2024-12-28)
- 研究提出药物缓控释放“3D通道迷宫”新机制 (2024-12-28)
- 2025年,这20款重磅新药有望在中国获批 (2024-12-28)
- 双效协同,重新定义退热药物的应用 (2024-12-27)
- 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子胶降解剂 (2024-12-27)
- 清华大学程功团队开发AI语言模型,预测新冠病毒突变和进化 (2024-12-27)
- 传统中药黄芪 (2024-12-27)
- Cell:为何肿瘤抑制基因的“二次打击”模式决定癌症的进程与疗效? (2024-12-27)
- Nature:大脑的“邻里效应”,细胞如何互相加速或延缓衰老? (2024-12-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