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神经病学》:血浆p |
![]() |
《JAMA·神经病学》:血浆p-tau217也有局限性!科学家发现,认知表型影响血浆p-tau217预测的准确性
来源:奇点糕 2025-04-30 16:53
该研究发现,不同认知表型与血浆p-tau 217预测准确性密切相关,其中,血浆p-tau 217用来预测cAD-MCI表型时,准确性更高。我们知道,血浆p-tau 217是近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早期(AD)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但根据国际工作组(IWG)框架要求,想要诊断AD,除了有异常的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以外,还需要结合认知表型进行综合判定,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将轻度认知障碍(MCI)误诊为AD。
那么在不同认知表型下,p-tau 217对淀粉样蛋白状态的预测效果如何?如果在结合认知表型的情况下,能否进一步提升p-tau 217预测性能?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近期,波尔多大学Vincent Bouteloup团队就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将两项前瞻性队列研究(MEMENTO队列和BALTAZAR队列)中969名非痴呆参与者按照不同认知表型(分别为主观认知障碍[SCI],常见AD表型的MCI[cAD-MCI]和非典型AD表型的MCI[uAD-MCI]组)进行分组,并分析了每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后,研究人员发现,血浆p-tau 217在不同的认知表型中表现不同。
具体来说,以MEMENTO队列数据为例,整体上看,血浆p-tau 217能较好地预测淀粉样蛋白状态(曲线下面积AUC=0.88)。但根据不同认知表型进行细分后,血浆p-tau 217在cAD-MCI组中的预测性能最好(AUC=0.91),而在uAD-MCI组和SCI组中则相对较差(AUC分别为0.87和0.78)。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两个队列中,与uAD-MCI组参与者相比,cAD-MCI组参与者日后痴呆发生风险更高。以上结果提示,不同的认知表型确实影响了血浆p-tau 217预测性能,而结合详细的认知表型分类(尤其是cAD-MCI),可有助于提高血浆p-tau 217预测的准确性。
研究发表在 Neurology上[1]。
为了比较非痴呆患者不同认知表型对血浆p-tau217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研究人员采用了法国记忆中心门诊患者研究(MEMENTO,2010至2015年招募,随访3年)队列,以及淀粉样蛋白标志物和阿尔茨海默病风险(BALTAZAR,2011至2014年招募,随访5年)队列中,969名有基线血液p-tau 217检测结果的非痴呆参与者的数据,且这些参与者均通过脑脊液A 42/40比值或正电子发射断层(PET)扫描确定了大脑淀粉样蛋白状态。
随后,根据IWG的最新建议和神经心理症状,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三种不同的认知表型,即SCI、cAD-MCI(如有海马型遗忘症、后皮质萎缩症、失语症等)和uAD-MCI(如出现行为或执行型、皮质基底症候群等)。
结果显示,在MEMENTO队列纳入的776名参与者中,SCI组有121人,cAD-MCI组有170人,uAD-MCI组有485人,其中这三组参与者的淀粉样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6.5%、45.9%和24.5%。而在BALTAZAR队列纳入的193名参与者中,cAD-MCI组有119人,uAD-MCI有74人,这两组的淀粉样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5%和43.2%。
在血浆p-tau 217对淀粉样蛋白状态预测准确性方面,根据回归分析结果,在MEMENTO队列中,血浆p-tau 217整体预测性能表现良好(AUC=0.88),但在不同认知表型的分组中,血浆p-tau 217在cAD-MCI组中的预测性能最好(AUC=0.91),而在uAD-MCI组和SCI组中则相对较差(AUC分别为0.87和0.78)。同样,在BALTAZAR队列中也出现了类似结果。
进一步,根据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的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不同认知表型下,血浆p-tau 217预测的PPV结果存在不同,其中还是cAD-MCI组的PPV数值最高(外部验证90%,内部验证84%),SCI组PPV数值最低(外部验证60%,内部验证52.6%)。
以上结果提示,血浆p-tau 217在cAD-MCI组中表现最佳,具有较低的假阳性风险,而在SCI组,血浆p-tau 217预测的假阳性风险较高。
最后,在预后方面,根据淀粉样蛋白阳性率的不同,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两个队列中,与uAD-MCI组参与者相比,cAD-MCI组参与者日后痴呆发生风险也更高。提示,认知表型的划分也可用来评估疾病进展。
总之,该研究发现,不同认知表型与血浆p-tau 217预测准确性密切相关,其中,血浆p-tau 217用来预测cAD-MCI表型时,准确性更高。这些结果也支持,在临床实践中,应将血浆p-tau 217的结果与认知表型结合,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和预测价值。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细胞外囊泡+医美风口来袭!2025(第九届)细胞外囊泡前沿与转化大会(厦门站),领跑再生医学新赛道! (2025-07-22)
- Science:新研究揭示蛋白MCL-1不仅能防止细胞死亡,还能为细胞提供正常功能所需的能量 (2025-07-22)
- BJSM:任何时候运动都不晚!科学家发现,成年人长期坚持运动和从不运动到运动,与全因死亡风险下降约20-40%有关 (2025-07-22)
- Science:新型人工智能工具模拟蛋白质动力学,助力药物发现和蛋白质研究 (2025-07-22)
- Nature Genetics:血液里的“定时炸弹”!研究揭示引爆遗传风险的“雷管”——克隆性造血 (2025-07-22)
- 类器官及器官芯片系列大讲堂开讲啦!第十三期:神经系统类器官研究新进展 (2025-07-22)
- Nature重磅:AI利用常规心电图发现结构性心脏病,准确率超越人类心脏病专家 (2025-07-22)
- Cell子刊:樊春海院士团队等利用DNA水凝胶,决定雌性生殖干细胞命运 (2025-07-22)
- Science:新研究绘制出人类染色体特异性着丝粒图谱 (2025-07-21)
- 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极端高温或导致中国住院人数大幅增加 (2025-07-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 |
![]() |
解决便秘的偏方 | 女孩向往 |
![]() |
![]() |
婴儿出生时瞬间 | 西红柿养生功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