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医学》:按照膳食指南吃可能还不够!最新临床试验显示,即使遵照指南要求吃饭,多吃超加工食品仍会阻碍减重 |
![]() |
《自然· 医学》:按照膳食指南吃可能还不够!最新临床试验显示,即使遵照指南要求吃饭,多吃超加工食品仍会阻碍减重
来源:奇点糕 2025-08-06 11:00
这项研究表明,食品的加工方式也是一个独立变量,在营养成分配比之外影响人体健康,膳食指南应该将食物的加工程度也纳入考量。记得去年开始,国家推动了一系列肥胖防控的政策和倡议,各种活动纷呈推出,《中国居民膳食》也成了如何吃好饭的 红宝书 。
不过,今日发表在《自然 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1]提醒我们,按照膳食指南行动仍然是不够的。目前指南对超加工食品(UPF)并未提出明确限制,即使遵照指南,但食用超加工食品仍会阻碍健康饮食的减重效果。
这项在英国进行的临床试验共涉及了55名成年参与者,研究采用交叉设计,在各8周的饮食干预后,食用最低限度加工食品(MPF)期间参与者平均减重1.84公斤,而食用UPF期间仅减重0.88公斤,且后者未能改善内脏脂肪、体脂等指标。
两种饮食方案都完全遵照了英国的Eatwell Guide,关注食物种类和营养成分配比,但MPF仍比UPF更优。看来,指南要针对UPF做更详细的建议才好了。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UPF的定义。这是一个来自Nova分类的概念,所有的食品可以分为四个类别:①未加工或简单加工的食品(如:水果、肉、牛奶);②加工过的烹饪原料(如:油、黄油、盐);③加工食品(如:罐头、盐渍或糖渍的坚果、烟熏的肉类);④超加工食品(如:冰淇淋、汉堡、巧克力)。
它们的主要差别在于使用的加工方法。加工食品可能使用了干燥、冷冻、巴氏消毒、发酵、糖/盐渍等工业处理,超加工食品涉及的加工流程则显得狠活儿含量更高,包括氢化/水解等化学处理、膨化/油炸、调味/着色/乳化等额外添加剂,而且往往有精致的包装。
虽然各国的膳食指南中普遍有着不建议多吃高糖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条目,包括我国的指南中也有提到少吃零食,但明确指出需要避免UPF的只有巴西、加拿大等国。
英国的Eatwell Guide[2]同样,虽然提及对原型食物的推荐和对高脂高盐高糖食物的回避,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要避免UPF。
在这次试验中,研究者做了2x2的交叉设计,也就是两组参与者先后交替食用MPF和UPF,单次干预时长为8周,中间间隔4周作为缓冲。所有参与者都是BMI在25-40之间的超重/肥胖人群,日常的饮食习惯中UPF摄入占比 每日总热量的50%,吃得很不符合指南标准。
干预中涉及的所有食物都由研究者提供,按照Nova分类为UPF和MPF,并遵照指南给出的推荐营养摄入量教育参与者按照正确比例进食。
要我说指南还是有用。试验结束后,无论MPF还是UPF,都让参与者成功减重了,前者平均减重1.84公斤,后者平均减重0.88公斤。显然,MPF的减重效果是更好的。
此外,MPF还显著改善了参与者的体脂、内脏脂肪,UPF却没有。MPF对血脂的改善效果也比UPF更好。
研究者还通过量表评估的参与者的主观食欲,观察到MPF显著降低了参与者对食物的渴望和食欲。
研究者对这背后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首先,UPF的热量密度更高,更容易摄入过多的卡路里;其次,UPF往往在口感和味道上更加适口,会让人吃得更快、更多;最后,很多UPF的包装也经常有误导标签,可能会让人误判食品的份量,导致吃多。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表明,食品的加工方式也是一个独立变量,在营养成分配比之外影响人体健康,膳食指南应该将食物的加工程度也纳入考量。
参考资料:
[1]Dicken, S.J., Jassil, F.C., Brown, A. et al. Ultraprocessed or minimally processed diets following healthy dietary guidelines on weight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a randomized, crossover trial. Nat Med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5-03842-0
[2]https://www.nhs.uk/live-well/eat-well/food-guidelines-and-food-labels/the-eatwell-guid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对抗带状疱疹有了新利器!Theranostics:外泌体+微针组合,精准激活特异性免疫应答 (2025-09-25)
- 首个由AI设计出的病毒诞生了?斯坦福团队最新研究,或将助力解决重大健康难题 (2025-09-25)
- 《自然·代谢》:肠癌转移,葡萄糖也参与了!MD安德森癌症中心团队发现,葡萄糖+果糖共同驱动结直肠癌转移 (2025-09-25)
- 北京落地首份重生儿常见病公益医疗保险 (2025-09-25)
- Cell子刊:邵志敏/江一舟团队发现提高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新靶点 (2025-09-25)
- 国度医保局:做好脑机接口等立异医用耗材产物报告赋码任务 (2025-09-25)
- Cell:阿尔茨海默病侵蚀了脑细胞对基因表达的控制,破坏了功能和认知 (2025-09-24)
- 突破血脑屏障!Stroke Vasc Neurol:红细胞外泌体靶向抗铜死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提供新策略 (2025-09-24)
- Nature子刊:奶茶/可乐等含糖饮料促进结直肠癌转移 (2025-09-24)
- 国度疾控局:筹划用6年建成迷信高效的沾染病监测预警系统 (2025-09-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