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ience:惊!夜间喝咖啡竟会增加冲动行为,尤其是女性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8-08 16:27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夜间咖啡因摄入对果蝇抑制性控制的影响,并揭示了其背后潜在的神经机制。咖啡因,作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神经兴奋剂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美国,约 85% 的成年人有定期摄入咖啡因的习惯,它能够有效提升人们的警觉性,缓解疲劳,尤其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还能增强机体的表现。正因如此,咖啡因成为了轮班工人、医疗工作者以及军事人员等需要在夜间保持清醒人群的 得力助手 。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咖啡因也不例外。它在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常见的如焦虑、不安、恶心、颤抖等,并且还可能对精细运动控制能力造成损害,例如降低手部的稳定性,减少手动灵活性,进而增加操作失误的概率。尽管咖啡因已被广泛使用,但夜间摄入咖啡因对机体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轮班工人等人群中广泛使用的情况下,仍有待深入研究。
近期,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iScience上,题为 Nighttime caffeine intake increases motor impulsivity 的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一谜题的一角。来自德克萨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为模型生物,深入探究了夜间咖啡因摄入对果蝇抑制性控制的影响,并揭示了其背后潜在的神经机制。
夜间咖啡因的摄入或会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来诱导机体的运动冲动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将果蝇分为不同组别,分别喂食含有不同浓度咖啡因(1、5、7.5 和 10 mg/mL)的食物。随后,采用 Go/No-Go 测试,来评估果蝇在强气流或捕食者声音等不利条件下的运动抑制能力。结果显示,夜间摄入咖啡因的果蝇,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运动冲动性增加 。具体而言,摄入咖啡因浓度越高的果蝇,在面对不利刺激时,越难以抑制自身的运动冲动,表现出更多的鲁莽飞行和不恰当的运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雌性果蝇对咖啡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雄性果蝇。而且,该效应与果蝇的活动性或睡眠损失并无关联,因为研究发现,咖啡因摄入并未改变果蝇的步行速度,同时,通过光或机械刺激人工剥夺果蝇睡眠,也并未引发类似的行为缺陷。此外,研究还发现,白天摄入咖啡因并不会损害果蝇的抑制性控制,这突出了咖啡因影响具有昼夜节律性。
为了进一步探究咖啡因诱导冲动性发生背后的神经机制,研究人员运用遗传学方法,对多巴胺信号通路进行了操纵。结果表明,减少多巴胺合成、沉默前脑前内侧(PAM)多巴胺能神经元,或者改变多巴胺转运体活性,均可减轻或加剧果蝇的冲动性。通过更为精准的靶向操作,研究者发现,蘑菇体(MB) / 和 叶中的多巴胺 D1 受体(dDA1/Dop1R1),对这种行为效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 叶神经元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
综合来看,本研究清晰地揭示了夜间咖啡因摄入对果蝇抑制性控制存在负面影响,同时强调了咖啡因行为效应具有昼夜节律性和性别差异。研究者指出,咖啡因能够通过多巴胺信号通路,影响果蝇机体的运动冲动性。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咖啡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研究人员还特别强调了昼夜节律在调节咖啡因效应中的重要性,这也提示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索昼夜节律与神经递质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能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咖啡因,让它在为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影响。(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Erick Benjamin Saldes,Paul Rafael Sabandal,Kyung-An Han. , iScience (2025). DOI:10.1016/j.isci.2025.11319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iScience:惊!夜间喝咖啡竟会增加冲动行为,尤其是女性 (2025-08-08)
- 事关脑机接口家当立异倒退 七部分宣布重磅文件 (2025-08-08)
- PD-(L)1/VEGF之后,双抗BD的新王牌藏在哪? (2025-08-08)
- 辉瑞2025H1:ADC产品销售收入15亿美元,还有130亿美元BD弹药 (2025-08-08)
- Nature Methods:从“我猜”到“我证”的进化——当AI学会主动查资料,我们离“可信科研伙伴”更近一步 (2025-08-08)
- Science:解码“冬眠超能力”!下丘脑中的远古基因开关,或将改写人类代谢的未来 (2025-08-08)
- 专家报告派特灵新进展 2025妇产科医师大会聚焦中医药创新 (2025-08-07)
- Nature:免疫系统不认“脸”,只认“伤”?“细胞破损”才是拉响过敏警报的通用语言 (2025-08-07)
- 陆军军医大学最新论文登上Cell头条 (2025-08-07)
- Cell重磅:AI从头设计生成小型结合蛋白,大幅提高先导编辑效率 (2025-08-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