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礼来中国"身体抵抗解码展"登陆上海

礼来中国"身体抵抗解码展"登陆上海

来源:Vaccinus 2025-08-28 10:35

8月27日,由礼来中国发起的"身体抵抗解码展"在上海静安区吴江路盛大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4天,旨在提升公众对肥胖疾病的认知,树立科学的疾病防控意识。

揭秘减重困境,打破肥胖误解

8月27日,由礼来中国发起的"身体抵抗解码展"在上海静安区吴江路盛大开幕,本次展览将持续4天,旨在提升公众对肥胖疾病的认知,树立科学的疾病防控意识。这一展览通过独特装置艺术呈现了通过常规生活方式减重时,人体对体重降低所产生的自然生理抵抗机制,以消除大众对于肥胖患者的偏见。此次展览也是礼来中国响应"体重管理年"倡导,首次面向大众展开的疾病科普活动。

礼来中国 身体抵抗解码展

肥胖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脂肪组织过度积累或分布、功能异常的慢性、进行性、可治疗性疾病[1],因肥胖产生的疾病负担与日俱增,而体重管理远远超出"少吃多动"的简单认知。展览用可触可视的"解码"语言揭示:当体重开始下降,身体便可能启动"代谢适应"的防御机制 切换到"节能模式"与"进食模式"[2][3],食欲失控、平台期顽固、运动徒劳皆是这一防御机制的具象化。仅靠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多数患者难以突破这道生物屏障,减重及其长期维持变得异常艰难[4]。因此,展览呼吁:肥胖是可治疗的疾病,减重失败根源并非简单的意志薄弱,代谢适应造成的身体抵抗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寻求专业医学支持破解这一机制,方能真正帮助肥胖者松绑,实现科学、可持续的疾病管理。

活动由静安区领导、邹大进教授、Patrik Jonsson先生、德赫兰女士共同揭幕

礼来执行副总裁兼国际事业部总裁Patrik Jonsson先生表示:"肥胖是一场全球性的重大疾病挑战,与超过200种包括糖尿病、心脏类疾病、肿瘤在内的合并症相关[5],目前影响超过10亿人,预计到2035年全球将有超过一半的人口面临肥胖和超重问题[6][7][8]。礼来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唤起大众对肥胖问题的重视,并倡导消除对肥胖人群的误解与歧视。同时我们也有信心联合医、患及社区,持续投入创新研发,为肥胖及超重人群、以及肥胖相关并发症患者开发突破性解决方案,引领中国肥胖诊疗模式变革,助力患者实现长期、科学的体重管理。"

近年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持续增长,给国民健康带来巨大挑战[9]。礼来集团副总裁兼中国总经理德赫兰女士表示:"代谢性疾病负担持续攀升,肥胖却仍被误解为单纯的个人责任而非一种慢性疾病[10],主动就诊率不足五成[11];而社会偏见与歧视更筑起无形壁垒,阻碍了患者寻求科学帮助。礼来旨在以循证医学共识替代污名化叙事,构建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支持体系,推动公众体重管理素养整体跃升,实现健康生活的全面可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医学院肥胖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医师协会肥胖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邹大进教授指出:"肥胖的发生与大脑中调节饥饿和饱腹感的机制发生病理性改变有关[12]。当患者开始 少吃多动 后体重开始下降时,身体便启动了抵抗机制 食欲增强、消耗降低,使得进一步减重更加困难,出现减重平台期甚至体重反弹。因此,科学的体重管理需多维度并举,比如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减重手术,对抗生理抵抗[13][14]。近年来新型药物的靶点作用于大脑、脂肪等多个器官,不仅能实现显著减重,还能预防和治疗多种合并症[15]。临床证据表明,越早干预,患者获益越大 早诊断、早治疗可同步提升生活质量并降低远期风险[16]。随着 体重管理年 行动推进、公众意识觉醒及创新药物持续迭代,肥胖的科学管理正迈入精准、高效的新阶段。"

礼来中国"身体抵抗解码展"快闪活动位于上海静安区吴江路(南京西路地铁11号出口处),展出时间为2025年8月27-30日(11:00-17:00)。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4,40(07):545-564

[2] 张群 等,新医学,2024,55(9):667-684

[3] TREXLER ET, ET. JINT SOC SPORTS NUTR.2014FEB 27;11(1):7

[4] Linong, Ji, et.al Action-China Attitude about obesity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obesity and healthcare professional. Poster-547, 41st ObesityWeek , October 14-17, 2023, Dallas, TX, USA.

[5] Waters H, Graf M. America s Obesity Crisis: The Health and Economic Costs of Excess Weight. Milken Institute; 2018. Accessed February 20, 2024.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Obesity Day 2022 Accelerating action to stop obesity. Updated March 4, 2022. Accessed February 20, 2024.https://www.who.int/news/item/04-03-2022-world-obesity-day-2022-accelerating-action-to-stop-obesity

[7] World Obesity Atlas 2023. March 2023. Accessed February 20, 2024.https://s3-eu-west-1.amazonaws.com/wof-files/World_Obesity_Atlas_2023_Report.pdf

[8] World Obesity Atlas 2024. March 2023. Accessed March 6, 2024.https://data.worldobesity.org/publications/WOF-Obesity-Atlas-v6.pdf

[9]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4,40(7):545-564. DOI:10.3760/cma.j.cn311282-20240412-00149.

[10] Nutter S, Eggerichs L A, Nagpal T S, et al. Changing the global obesity narrative to recognize and reduce weight stigma: a position statement from the World Obesity Federation[J]. Obesity Reviews, 2024, 25(1): e13642.

[11] Ard_0W2022_Poster_Perceptions of persons with obesity or overweight toward this disease and its treatment.

[12] Ferreira-Hermosillo A, de Miguel Iba ez R, P rez-Dionisio EK, Villalobos-Mata KA. Obesity as a Neuroendocrine Disorder. Arch Med Res. 2023 Dec;54(8):102896. doi: 10.1016/j.arcmed.2023.102896. Epub 2023 Nov 7. PMID: 37945442.

[13]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

[14] 中华医学会,等.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2024,40(07):545-564

[15] 《肥胖诊疗指南》2024版

[16]Rubino F, Puhl R M, Cummings D E, et al. Join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for ending stigma of obesity[J]. Nature medicine, 2020, 26(4): 485-49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