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hem Biol:发现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之间的通信可以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的毒性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8-30 15:06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结合了精密分析技术,包括光谱学、质谱分析、等温滴定量热法和核磁共振,与基于细胞的毒性检测,全面分析了tau-Aβ相互作用的结构、热力学和功能特性。全球约有5000万人患有,其中超过70%是 这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韩国研究团队首次在分子水平上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两个关键病理蛋白tau和 淀粉样蛋白(A )通过直接相互作用来调节毒性。这一成果有望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理学提供新见解,并为发现早期生物标志物和开发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线索。该研究发表于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
由韩国科学技术院化学系教授Mi Hee Lim领导的研究团队与多家机构合作,在分子水平上阐明:阿尔茨海默病主要病理蛋白之一tau的微管结合域直接与A 相互作用(tau-A 通信),改变其聚集途径,并减轻细胞毒性。
从病理学角度看,阿尔茨海默病的特征在于tau蛋白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物"和A 形成的"淀粉样斑块(老年斑)"。
尽管tau和A 在空间上分离的位置形成病理结构,但已有研究表明它们可能在细胞内外部共存并潜在相互作用。然而,关于它们的直接相互作用如何影响疾病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水平理解,至今尚未明确揭示。
研究团队发现,在神经元内部与微管(细胞内运输系统)结合的tau蛋白结构重复区域中 包括K18、R1 R4、PHF6*和PHF6,特别是K18、R2和R3与A 结合形成"tau-A 异源复合物"。
这一过程意义重大:A 通常组装成高毒性、刚性纤维(淀粉样纤维),但当特定tau区域结合时,A 会转向产生毒性更低、刚性更弱的聚集体的聚集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tau的这些重复区域延迟了成核阶段(与疾病发作相关的淀粉样聚集初始步骤),同时改变了与疾病进展相关的A 的聚集速度和结构形式。因此,A 引起的毒性在大脑的细胞内和细胞外环境中均显著降低。
在这项研究中,团队结合了精密分析技术 包括光谱学、质谱分析、等温滴定量热法和核磁共振,与基于细胞的毒性检测,全面分析了tau-A 相互作用的结构、热力学和功能特性。
这些研究结果显示,tau微管结合重复区域的特定区域同时具有亲水(吸引水)和疏水(排斥水)特性,当这两种特性的平衡达到优化时,tau能更有效地与A 结合。换言之,tau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其与A 的结合亲和力、对聚集途径的调节能力以及毒性调控能力。
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的Young-Ho Lee博士表示:"这项研究揭示了难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痴呆症发生和发展的新分子机制。特别是,专注于分子相互作用和蛋白质聚集的多学科融合研究,预计将在阐明阿尔茨海默病与之间的交叉对话,以及痴呆症、和癌症等多种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Lim教授补充道:"tau蛋白不仅仅参与病理形成,相反,通过特定的微管结合重复结构,它发挥分子功能,积极减轻A 的聚集和毒性。这为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理解提供了新的转折点。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确定了新的分子基序,这些基序不仅可以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靶点,也可以作为各种基于蛋白质聚集的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的治疗靶点。"(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Mingeun Kim et al, ,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25). DOI: 10.1038/s41589-025-01987-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对抗带状疱疹有了新利器!Theranostics:外泌体+微针组合,精准激活特异性免疫应答 (2025-09-25)
- 首个由AI设计出的病毒诞生了?斯坦福团队最新研究,或将助力解决重大健康难题 (2025-09-25)
- 《自然·代谢》:肠癌转移,葡萄糖也参与了!MD安德森癌症中心团队发现,葡萄糖+果糖共同驱动结直肠癌转移 (2025-09-25)
- 北京落地首份重生儿常见病公益医疗保险 (2025-09-25)
- Cell子刊:邵志敏/江一舟团队发现提高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新靶点 (2025-09-25)
- 国度医保局:做好脑机接口等立异医用耗材产物报告赋码任务 (2025-09-25)
- Cell:阿尔茨海默病侵蚀了脑细胞对基因表达的控制,破坏了功能和认知 (2025-09-24)
- 突破血脑屏障!Stroke Vasc Neurol:红细胞外泌体靶向抗铜死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提供新策略 (2025-09-24)
- Nature子刊:奶茶/可乐等含糖饮料促进结直肠癌转移 (2025-09-24)
- 国度疾控局:筹划用6年建成迷信高效的沾染病监测预警系统 (2025-09-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