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逃避”还是“面对”?梅林团队发现了大脑“逃避开关”的秘密,还为焦虑及抑郁等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
![]() |
图2:在进食-逃离行为变换时,B4IN活动显著升高。(A) 进食-逃离行为期间小鼠与食物的距离。(B) 进食-逃离行为期间mPFC中B4IN钙活动信号。(C) B4IN钙活动在逃离行为期间显著升高。(D) 进食-逃离行为期间B4IN钙活动的标准化分数。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相关性,研究人员观察了B4IN在 小鼠社交逃避 行为中的电活动变化。这个实验使用了两种小鼠品系:一类是体型稍大、性格活跃且具有攻击性的CD1小鼠,另一类是性格温顺的C57BL/6J实验小鼠。当二者被放入同一笼内时,CD1鼠会反复攻击实验小鼠,造成后者的 社交挫败 (social defeat)。几经反复,实验小鼠便会表现出社交回避、焦虑样或抑郁样行为。在随后的社交实验中,实验小鼠虽然会试探性地接近攻击小鼠(aggressor)并互动(approach-interaction),但往往很快转而逃离(interaction-avoidance)(图3)。研究人员发现,在approach-interaction的互动行为时,B4IN的电活动没有变化;然而在interaction-avoidance的逃避行为中,B4IN电活动显著增强。
通过新奇抑制进食和社交逃避这两种行为学范式,研究人员发现B4IN在逃避行为中更为活跃。这一结果提示,B4IN在小鼠由常规状态转向焦虑样或抑郁样行为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图3:社交逃避期间,小鼠mPFC中B4IN活动显著升高。(A) 社交逃避行为学实验同时记录B4IN钙活动信号。(B) 接近-互动行为期间B4IN活动没有显著变化。(C) 互动-逃离行为期间B4IN活动在逃离时显著升高。
为了验证这群神经元的电活动是否能够直接驱动逃避行为,研究人员将转基因技术与光遗传学技术相结合,特异性地调控B4IN的放电活动。他们将编码光敏蛋白的基因导入小鼠mPFC中的B4IN,便可以在小鼠自由活动时选择性地激活或抑制B4IN。结果显示,在新奇抑制进食实验中,激活B4IN会使小鼠立刻逃避食物(图4);相反,抑制这些神经元可以显著减少逃避行为。这一系列实验进一步表明,B4IN活性的增强是小鼠产生逃避行为的关键因素。
图4:激活小鼠mPFC中B4IN使小鼠产生逃避行为。(A) 向小鼠mPFC中注射载体与植入光纤的示意图。(B) 在新奇抑制进食实验中激活B4IN。(C) 小鼠与食物的距离。激活B4IN使小鼠立刻逃离食物。
梅林团队的前期研究发现,neuregulin 1-ErbB4信号通路能够促进中间神经元释放GABA,而编码这两种蛋白的基因均为抑郁症的易感基因。基于此,他们进一步探究了ErbB4酪氨酸激酶活性是否会影响逃避行为。通过腹腔注射ErbB4激酶抑制剂Afatinib,研究人员验证了该药物能够穿过脑血屏障,并有效抑制mPFC中ErbB4的磷酸化水平。同时,抑制ErbB4激酶活性显著降低B4IN对兴奋性神经元的GABA传递(图5)。在行为学层面,阻断B4IN中的ErbB4激酶活性,显著减少小鼠在新奇抑制进食实验和社交逃避实验中的逃避行为(图6),表明ErbB4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在逃避行为的产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图5:Afatinib有效抑制ErbB4的磷酸化水平并显著降低B4IN的GABA释放。(A-C) Afatinib 抑制mPFC中ErbB4的磷酸化水平。(D-G) Afatinib降低mPFC中兴奋性神经元接收到的抑制性突触后传递(sIPSC)。
图6:ErbB4抑制剂Afatinib减少小鼠的逃避行为。(A, B) Afatinib 降低mPFC中B4IN的钙信号活动。(C, D) Afatinib减少新奇抑制进食实验的延迟期并增加进食期时间。(E) Afatinib 增加社交实验中的社交系数,减少逃避行为。
综上,梅林团队的此次研究揭示了前额叶皮层中一类表达ErbB4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B4IN,它们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小鼠是否产生逃避行为。进一步的药物学实验表明,ErbB4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是这一过程的关键调控因素。
该研究不仅为理解大脑如何控制逃避行为提供了新的理解,也为焦虑及抑郁等精神疾病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未来,针对ErbB4信号通路的研究,或许有望为相关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 Rep:“逃避”还是“面对”?梅林团队发现了大脑“逃避开关”的秘密,还为焦虑及抑郁等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2025-09-14)
- 明眸皓齿打一生肖,原创解析解答落实 (2025-09-13)
- “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出炉,相分离研究先驱获奖,他们阐明了低复杂度结构域的结构和功能 (2025-09-13)
- 研究揭示认知控制大脑活动随年龄呈倒U型发展轨迹 (2025-09-13)
- 炎症TSLP赛道,有“弃子”变“黑马” (2025-09-13)
- Nature:科学家成功利用新算法揭开癌症“黑匣子”并预测肿瘤的演变和临床进程 (2025-09-13)
- Nature:揭示小细胞肺癌劫持神经元突触从而加速生长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9-12)
- Nat Commun:口腔微生物界的“超级英雄”!科学家揭示细胞外遗传元素Inocle的发现与意义 (2025-09-12)
- Trends Biotechnol.:武汉大学陈刚/余自力等团队提出FACTORY全自动 EV 分离平台,把 EV 分离从“小作坊”直接升级成“标准化工厂” (2025-09-12)
- EMBO Mol Med:罕见基因突变有望揭示肠道干细胞的再生奥秘 (2025-09-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