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自然·医学》:肥胖突变反倒保护心血管?迄今最大规模研究发现,MC4R缺失虽导致肥胖,但有利于血脂,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自然·医学》:肥胖突变反倒保护心血管?迄今最大规模研究发现,MC4R缺失虽导致肥胖,但有利于血脂,并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MC4R的功能丧失(LoF)突变是目前为止最常见的肥胖遗传因素,因此研究者在肥胖患者中开展了研究,试图探索MC4R在人类脂质代谢中的具体作用。

研究者首先调取了肥胖遗传学研究(GOOS)队列的数据,这项队列的参与者为严重早发性肥胖儿童。研究者对其中7719名参与者进行了测序,并整理了MC4R突变的情况。

所有参与者中,316名(4.1%)携带致病性MC4R变异,具有多种不同变体,某些变体在特定族群中更常见,提示可能存在创始人效应。

对这316名携带者的家庭研究,确定了另外461名存在MC4R缺乏的案例,构成了目前规模最大的MC4R缺乏者队列。

MC4R的基因剂量效应显著,携带双等位基因突变的参与者BMI显著高于单等位基因或杂合突变者。此外突变的表型外显率差异很大,意味着存在其他的调控因子。

研究者将GOOS队列发现的具有致病性MC4R突变的144名成年人与英国生物库中336728名非携带者进行了匹配对比,发现携带者表现出了更低的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具有明显的 健康肥胖 特征。

研究者进一步在英国生物库中识别出携带MC4RLoF变体的参与者,发现他们相较匹配的非携带者血压血脂指标都更好,且MC4RLoF突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相对的,肥胖多基因风险评分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升高22%-38%、风险升高17.5%有关。

也就是说,这些人虽然因为MC4R缺乏肥胖,但却并未因此增加与肥胖水平匹配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为什么会这样呢?

研究者招募了11名MC4R缺乏者和15名匹配的非携带者开展了一项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在参与者禁食过夜后摄入高脂饮食(674kcal,含60%脂肪),每30分钟采样一次、持续6小时,监测参与者的餐后血脂和代谢变化。

监测结果显示,MC4R缺乏者的餐后甘油三酯反应显著减弱,峰值相较对照组降低了约50%;脂蛋白清除更快,乳糜微粒峰值出现更早(160 vs 296分钟);脂肪酸氧化产物减少,代谢改变。

也就是说MC4R缺乏者表现出了更好的脂质代谢表型,这或许能够解释他们较低的。

由此可见,MC4R深度介导体重变化与脂质代谢,对其背后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血脂异常治疗靶点。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四川省职称评审贵州省职称评审云南省职称评审 陕西省职称评审甘肃省职称评审青海省职称评审 北京市职称评审上海市职称评审天津市职称评审 重庆市职称评审河北职称评审山西职称评审 辽宁职称评审吉林职称评审黑龙江省职称评审 江苏职称评审浙江职称评审安徽职称评审 福建职称评审江西职称评审山东职称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