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山西医药行业大变局拉开序幕

山西医药行业大变局拉开序幕

  山西医药行业,在新医改政策及“十二五”规划背景下,陡生变数。

  今年4月底到5月底的一个月内,两起并购重组事件相继发生:先是国药集团重组山西威奇达药业。随后,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山西晨东药业有限公司。前者是医药商业企业在医药工业领域的扩张,后者则是医药工业企业在医药商业领域的布局。

  尽管比起六七年前山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和国药控股山西有限公司相继成立的大动作,这两起并购事件似乎并不显山露水,但不可回避的是,在新医改逐步发力的催化下,山西医药行业的既有版图也将发生变化。

  行业变局启幕
  2010年4月22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与山西威奇达药业山西大同签署协议,国药集团正式开始对威奇达的重组工作。国药集团承诺将通过股权收购和增资扩股的方式,对威奇达实现控股。这是国药集团在医药工业领域展开自主并购的又一步,也是几年来山西医药行业的一大重笔。

  5月初,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晨东药业有限公司并购成功。这是山西医药业史上最大的一起民资并购案,也是新医改政策发布之后,山西医药行业最大的并购案。除此之外,国药、双鹤也相继在长治、大同、运城、临汾等地积极扩张势力。自去年开始,各大药企相继并购了一些医药流通企业。

  山西医药行业终又动作频频。

  新医改对整个医药行业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虽然新医改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很明显对药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带动作用。 虽然医药商业的利润率空间较小,但新医改对医药行业是利好的,即便没能马上释放出来,但药品消费肯定会扩大。医药行业的发展虽然会产生裂变,但不会那么快,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行业寡头。短时期内,各大企业会选择并购增强自身实力。

  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各大药企都加快了自身的发展。各企业在保持自己优势的同时,去弥补发展弱势是正确的,但是发展全产业链模式对许多企业来说存在困难。
  振东与晨东的并购重组多少存在风险。目前,山西省内药企之间的并购只是简单的资金叠加。除了在管理模式上有所变革外,人力资源的流动不太明显。企业并购成功与否实际上最主要取决于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能否真正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几乎与振东并购医药流通企业同步,山西省医药业唯一上市企业亚宝药业却宣布退出医药大流通领域。

  医药行业细分子行业很多,并不是说一个药业就能把这些子行业全部通吃。严格地说,国内医药企业对并购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国外的资本运作讲究的是产业聚焦,而不是一个产业链的全覆盖。

  新医改助推变局

  山西省现有医药工业企业127家,流通批发企业423家,但规模都不大。流通批发企业中,双鹤、国药等几个大型药企占领着高端市场,主要给公立大医院供货,其比例几乎占到公立医院用药的70%左右。300多家流通批发药企主要分食中低端市场。

  今年2月份出台的《山西省医药行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曾为山西医药行业勾勒出一个近景版图:到2011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达180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达120亿元。打造1家销售收入30亿元、2家销售收入20亿元、4家销售收入10亿元和10户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推进大同、太原、晋中、运城、晋东南、侯马六大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到2011年,龙头骨干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占到全省85%以上。

  新医改的方向就是提升产业集中度,行业并购整合将是大趋势,专业化、细分化趋势也将愈发明显。而与制药企业相比,流通企业受冲击较大。虽然医药商业的利润率空间较小,但受新医改影响,基层药品消费肯定会扩大。因此,基层医药市场成为各大药品配送企业争抢的又一热点。
  十一五”规划明确表明医药行业“做减法,不做加法”的发展原则。目前正在着手起草《山西省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未来的‘十二五’规划期间,将是山西医药行业发展的黄金期。一些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及创新度高的优质企业,将借力资本市场迅速成长壮大。而错过这一机遇的企业,则有可能在产业整合中被蚕食发展空间,甚至成为被并购的对象。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