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未来10年中国非专利药品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10年中国非专利药品市场前景广阔

  近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剧,从而导致全球药品市场发展停滞不前。然而这对中国市场仿佛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从中脱颖而出。中国的医药市场急速发展,是来自于中国的非专利药。
 
  1.中国市场的超动力绩效
 
  过去几年内,在西欧和北美这些成熟、发达的市场中,医药销售是以个位数字增长的;而在2004-2008年间,中国这个“医药新兴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1.2%,总额高达240 亿美元。中药(TCM)生产商也大幅度提高了其市场渗透率,从以往的1%上升到了11% 。由于非专利药和TCM生产商占据了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在1999-2008年间,跨国企业在中国药品市场的份额从45%下降到了27%。
 
  医药市场急速发展的一股动力来自于中国的非专利药品板块。根据2008年6月发布的艾美仕中国医院销售报告所述,中国非专利药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中国医药市场的总增长率,其销售份额从1999年的54%上升到了2008年的62%。
 
  中国的经济持续繁荣,同时人口迅速老龄化,这两个因素使得对医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也促进了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等药物的销售。随着新医改政策的逐步实施,预计对药品,尤其是非专利药的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实际上,中国非专利药物飞速增长的原因在于中国国内生产商的逐步成熟。在1980 年以前,中国国内的非专利药行业仅仅由一群占有支配地位的生产原料药--活性药用成分(API)和常用非专利药的国有企业组成。如今,中国本土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可供应多种药物产品,有能力和全世界的大型跨国公司竞争。
 

  2.跨国非专利药企发展缓慢
 
  国外非专利药企业以缓慢的速度开拓中国市场,和总体市场增长相比,它们的表现显然不佳。据艾美仕的中国医院销售报告所述,两家全球最大的非专利药企--梯瓦制药(Teva)和山德士(Sandoz),均排在100强企业之后。
 
  这是因为,中国本土企业生产成本较低,有益于价格竞争。同时,本土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紧密,采用以佣金为基础的商业模式,同时对销售人员和分销网络大量投资,这些都促进了非专利药在中国国内城乡和社区医院的销售。
 
  在未来发展的10年里,中国市场立足于非专利药模式的中外企业必将获得成功。

 

     成功的要素包括:
 
  适应有利的市场趋势。中国人口的老龄化速度逐渐加快,同时医疗服务更加方便快捷,这预示着中国非专利药市场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准备探索新型商业模式、以充分利用新医改带来的利好的企业更可能获得成功;同时,要确保持续成功,还需要构造组织能力,并采用更专业的商业行为。
 
  将正确的产品组合和商业模式配对。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根据不同的商业模式选择适当的非专利药产品。拥有多种产品,并且规模足以实现成本领先的生产常用非专利药的企业,可以通过赢得基本药物目录产品的招标采购进军农村和城市社区市场
 
  
  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中国本土的非专利药企业通过以下战略可获得成功:和国际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以拓展产品组合及/或提高业务能力和生产能力;寻求并购机会,扩展海外业务或提升能力;成为国外企业价值链中的一环。
 
  在未来的10年里,中国非专利药品市场发展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与中国本土的非专利药企业合作,也将给试图在中国市场立足的外企带来收益。中国的医药市场急速发展,对于跨国药品公司而言,对于善于发掘中国市场发展机会的药品制造商来说,中国的前景无疑是广阔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