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基药零差价 东莞公立医院医改从药开始

基药零差价 东莞公立医院医改从药开始

  东莞医学会会长黄锦麦说,“医改的核心问题是公立医院的改革,而公立医院的改革从药入手,老百姓最容易看到效果。”在今年年底前,全市39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在全市公立医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

  “医改能否成功,关键在政府的态度和政府对公立医院是否有长效的财政保障体制,是否能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黄锦麦说,这两者缺一不可。

 

  取消药品加成:每年可省3亿元

  在今年年底前,在全市396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0%实行基本药物服务,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价;在全市公立医院,逐步取消药品加成,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

  黄锦麦说:“目前国家307种基本药物将肯定在社区使用。”东莞社区去年药品收入是2.2个亿,取消15%的加成后,市民每年可节约3000万元,而全市公立医院去年药品收入为21.5亿元,取消药品加成后,市民可节省3个亿。

  黄锦麦表示,“全市光公立医院每年有60亿元收入,每年在药费上节省3亿元,并不能立刻缓解看病贵的问题,更不是医改唯一的方案。”“但看病价格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公立医院改革从药品入手,老百姓立马能看到效果。现在每年看病费用都在以5%~10%的幅度递增,我希望第一步能够停止看病价格的增长,再逐步降下来。”

 

  医疗保障体系:拓展参保 多渠道筹资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走在前列。“东莞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已有10年左右,这非常好。”黄锦麦说,但仍有距离。

  东莞医改的方案中,排在第一项的工作就是“推进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全体城乡居民”,要“重点推进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参加社保基本医疗保险,已签订劳动合同并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应保尽保,灵活就业人员须选择以灵活就业人员形式或城乡居民形式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

  “都说东莞有1000万人口,但现在参保人数才590万,剩下的400多万人呢?一些企业故意报少人数,这就说明,我们医保的面还可拓展”黄锦麦说。除了拓展参保面外,他还提出多渠道筹资:政府企业多投入点,想办法从福彩中拿一点,从税收上拿一点,医保钱多了,医疗保障才能提高。

 

  镇街政府:统筹社保金调动积极性

  黄锦麦提出,“社保部门管这个钱,应该管好一点。”他指出,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没有办法,比如“多点给镇街政府参与权,让镇街自己统筹一部分本镇内的社保金,自己镇里的钱自己来管,他们肯定有积极性。而且,各个镇存在竞争,都会尽力地给本镇村民多点福利,得益的就是百姓”。

  目前,各镇街企业的社保的钱全部是由市社保局来管理,在给医院的医保金定额上,也完全由社保局说了算,“不公平”。黄锦麦说,在这次公立医院的改革中,也将试点由镇街来自己统筹一部分社保金,看看效果怎么样。

 

  出台三项举措 保障医疗改革成功

  黄锦麦说,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医院建设、设备更新由政府来搞,医生收入有保障,自然就不会想方设法从病人身上拿钱了”。

  黄锦麦说,“东莞医改能否成功,关键就在政府的态度和政府能否建立长效的财政保障体制,能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生的收入。”

  此次东莞医改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这样一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才真正有望得到解决。为实现这个目标,黄锦麦说,这就需要有三项举措来进行保障:

  一、服务监管的社会化。他提出在卫生局之下设立医疗管理局是比较好的办法。“有专门的医管局,管理的力度就会比较大,就能得到较好的监管;医院是否真的公益性服务了,也能得到监督;而且成立医管局,也能相对集中地管理资源”。

  二、长效机制的财政投入,投入应逐年增长,不能太随意,不能领导今天高兴多给点,下回不高兴就不给了。

  三、医院要实行绩效考核,人事管理制度要进行改革,用信息化建设带动医院的现代化。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