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半年统筹一次 广东药品“三控”正式实行

半年统筹一次 广东药品“三控”正式实行

  9月1日起,广东关于药品“三控”开始施行。差价率半年统算一次,这令药店对药价新政的消化有了一个难得的喘息空间。


  统一的加价率不符合实际操作?

  广东省上月出台《关于对药品价格实行“三控”管理的通知》,文件的精神是为了实现市场药品全面降价,广东物价部门针对医院和药店分别确定了两个不同的零售加价率:25%和35%。物价部门强调药店加价率比医院提高10%,是考虑到社会药店成本较高的因素,然而对于政府部门的“好意”,业界却认为“好心办坏事”。

  药品价格“三控”政策的出台,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调研和论证工作,其中包括依据广东2008-2009年批发和零售环节药品实际的进销价格及销售数据进行反复测算,才制定35%的加价率。但是,对于35%的加价率,药店普遍谈“加”色变。

  药店连锁业内对利润的衡量,主要以’综合毛利率’计算。按目前物价的水平,药店租金占据销售的比例在15%-18%之间,而人工和社保福利占13%,再加上5%的税率,成本约合占销售30%左右。也就是说药店的经营毛利假如在此之下,药店注定亏本。

  物价部门对药店药品的加价率原则是“顺加”法,也就是在10元药品供货价上顺加3.5元。假如比对顺加法的计算原则,至少45%的药品加价率才等同35%的行业综合毛利率。因此药品供货价顺加法35%的零售价,大部分药店还是要亏损。假如每一个药品实施统一的加价率,其实并不利于行业的市场化经营。同时,由于物价部门的三控以药品的供货价为加价的基础,原来规模连锁药店药品采购成本较低的优势开始丧失,这有可能对药店连锁发展的趋势造成一定冲击。”


  为完成指标频繁更换供应商

  9月1日起,广东关于药品“三控”开始施行,令广东大多数药店坐卧不安。不过,广东省物价局有关人士回复企业疑问时派了一颗“定心丸:“’三控通知’中提及,’差价率(额)半年统算一次,按同品种、同剂型规格品半年的销售价格加权平均计算,不得超过规定的差价率(额)’,这意味着药店35%的加价率,可以是一个半年的平均值,在半年内药店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作 一 些 价 格 调整。

  由于药店的零售价面向终端消费者,不可能经常作变动,因此变动的只有药品的供货价。药店可以建立多个供货商全作关系,通过不同供应商在药品上高低不同的供货价来实现半年时间内统一的加价率平均35%的目标。

  “药品差价半年统筹一次,也意味着’三控通知’不可能从9月1日起就开始执法检查,因为至少半年后即明年3月才到第一次执法检查的时间节点。”半年的统筹期,对药店无疑是半年的政策过渡期,这是一次难得的喘息机会。

  “三控通知”的涉及药品范围,广东药店业人士曾寄望先从国家基本药品开始,然而8月31日,广东省物价局《关于执行药品价格“三控”政策有关问题的复函》中进一步明确:“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药品”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广东省政府定价药品目录中的药品以及部分销售量大、临床常用、替代性强的常见病处方药品,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我局已制定及尚未制定价格的药品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