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河南省卫生厅就蜱传疾病疫情疑问表态

河南省卫生厅就蜱传疾病疫情疑问表态

  9月8日,媒体报道河南商城县多人被蜱虫咬后致死。河南省卫生厅昨日通报称自2007年5月至今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

 

  鉴于目前这类患者病因尚不明确,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潜伏期1-2周,起初以疑似无形体病命名。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今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据了解,河南此次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发病年龄以40至70岁居多。据新华社消息,近两年在山东省、湖北省等地也先后有类似病例报道。

 

  河南省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了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通过监测,截至今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师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现在,河南省卫生厅已调派省级专家前往蜱虫中毒事件“重灾区”商城县现场调查指导,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进一步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

 

  8日,有山东莱芜、湖北荆州等地的读者致电,称其周围也有疑似无形体病的死亡病例。


  对于信阳市未公布具体蜱虫咬伤病例遭质疑一事,8日,河南省卫生厅回应信阳蜱传疾病疫情疑问时表示,不存在瞒报疫情,信阳等地卫生部门从2007年就已将疑似无形体病例纳入网络直报范畴。

 

  对此,河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刁琳琪称,我国尚未分离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体,所以至今并没有明确的诊断依据,“所有病例严格来说都是疑似病例”。这导致基层医院遇到患者后,无法确诊,只能根据血液等检验结果,做对症治疗。

 

  刁琳琪介绍,从2007年起,河南信阳和南阳两地的疾控部门就展开对无形体病的监测,并将疑似病例纳入网络直报的范畴,不存在瞒报情况。

 

  为避免出现病例的误报及漏报情况,河南省疾控中心于今年4月、5月和6月分别派人到疫情发生地信阳开展督导,了解病例的发现及报告情况。刁琳琪表示,信阳当地蜱传疾病的病原体至今尚未分离,导致临床诊断并无明确依据,可能存在部分疑似病例并没有归入官方统计口径的情况。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