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甘肃设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重扶新产品

甘肃设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重扶新产品

  从日前举行的“中国-定西第三届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为支持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甘肃省将成立“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每年筹措400万至500万,重点扶持新产品的引进开发。

 

  据悉,截至目前,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247万亩,产量50多万吨,产值30多亿元。全省十四个市州的70多个县区有中药材生产,特别是定西、陇南两市为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全省的65%以上。尤其是陇西黄芪和岷县当归种植基地分别获得国家GAP基地认定;岷县当归、渭源白条党参、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等十多个道地中药材品种,分别获得国家质监总局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或国家工商总局产地证明商标保护认证。

 

  从上游的种植到中游的仓储、物流和交易,再到下游的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已经一环紧扣一环,且呈现加长之势。但是,基础研究薄弱,龙头企业缺乏,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未形成产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等软肋依然制约着甘肃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为此,在“第三届中医药产业发展大会”上有关专家提出,甘肃要尽快出台相关行业标准,在中药材种植和加工等环节标准化、规范化运作,才能让甘肃的中药材走得更远,产业链拉得更长。而“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的成立,将为中医药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从而解决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资金瓶颈。


  标准化种植基地越来越多

 

  8月18日一场透雨让陇西县首阳镇菜子坪村500亩标准化种植的黄芪似乎一夜之间又蹿高了许多,望着眼前自家“一亩三分地”里长势喜人的黄芪,药农王霞脸上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

 

  她介绍,眼下黄芪的市场价格很好,而且一直在往上涨,再有一个多月,自家的三亩黄芪就可以收获了。近几年,依靠标准化种植出来的优质药材给王霞这样的普通药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据了解,目前甘肃省60%以上的中药材产于定西和陇南,尤其是以打造“中国药都”为目标的定西,近几年在中药材种植方面不仅面积逐年扩大,而且标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

 

  而全定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左右,占全省的49%、全国的8%,种植面积在全国地级市中稳居第一,其中当归25.8万亩、党参31.5万亩、黄(红)芪26.3万亩。中药材总产量16.9万吨,占全省的39%、全国的4%。全省建立示范种植基地50多个5600亩,仅今年全市建立无公害标准化基地73.7万亩,标准化示范基地36.3万亩。

 

  集约化生产农民迅速致富

 

  对于甘肃普通中药材种植户来说,最担心的莫过于“药贱伤农”,因为像岷县等中药材种植大县,农民全年收入的60%以上靠的是种植中药材。

 

  “前几年各家各户小打小闹种植当归时,一年下来连本钱都捞不回来是常有的事。这两年,我们农民也在进步,也学会利用科技和信息指导种地了,尤其加入村上的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中药材几乎没有什么风险了。”加入了岷县秦许乡音怀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泥地族村村民张喜旺(音)尝到了订单式种植带来的甜头。

 

  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合作社成立之初,当地药农加入的热情并不高,但当看到合作社无偿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并统收统购药材时,而且种的好的农户还可以得到合作社的奖励时,加入的农户越来越多。据了解,类似的专业合作社在岷县有9个,专业协会36个。

 

  渭源县会川镇西关村大学生村官刘茂华说,“我们村80%以上的农户都有平均价在15万元以上的小轿车,都是发展订单中药材让大家走上的致富的道路。我们的产品订单不仅涵盖了昆明、成都、广州等地,还有马来西亚、韩国等。集约化生产让农民迅速走上了致富道路。”

 

  亟待规模化种植中药材

 

  位于定西市中西部的渭源县,平均海拔2910米,年平均降雨量527.7毫米,年平均气温6.4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无厂矿工业企业污染,非常适宜中药材生长,2001年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党参之乡”,目前已经形成了“南归北参川芪”的种植布局。

 

  然而,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县中药材种植布局零散,规模化程度不高,集约化生产水平低的现实严重制约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渭源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现出担忧,他说,“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规模化种植,事实上大家都已经看到了规模化对整个产业的促进作用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扩大规模这一块的效果都很不理想,而且种植面积还有不断减少的趋势,这种局面对发展中医药产业肯定是不利的,因为我们的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原药的供应。”

 

  另外,从定西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为了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尽快实现将定西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优质中药材药源基地,建成以陇西为核心、周边县区为依托,集生产、商贸、物流、加工、研发等为一体的省级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定西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等。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