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清热解毒类产品市场态势良好

清热解毒类产品市场态势良好

  近几年,借非典及流感之机,板蓝根其“清热、祛火、解毒、消炎”的功效一下子得到了广范宣传,认知度和影响力大大提高,同时,清热解毒类产品以副作用较少、相对安全、价格便宜等优势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10城市零售数据合计,2010年1季度比2009年1季度增长了2.6%,市场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同时,随着清热解毒类产品在临床上的适应范围不断拓宽,相信该类产品的市场还会继续扩大。
 
  一、南北有别
  南方地区有“清热祛火”的生活习惯,故清热解毒类药品在南方城市销售规模较大,而近年来抗生素在零售市场遭遇限售,在细菌耐药性趋于普遍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北方城市也逐渐采纳了中成药替代抗生素用于抗菌消炎的理念,使其市场在无形中做大了很多。


  一般南方城市(如广州),销售高峰在酷夏季节,由于气候暑热潮湿,清热解毒类产品遍地开花,销售得红红火火;而在北方城市(如北京),夏天的销售则波澜不惊,但到了第4季度,由于进入冬季,气候干燥,上呼吸道患病人群剧增,有中药抗生素之称的清热解毒类产品便开始进入市场销售旺季。

 

  二、口服剂型胜出
  清热解毒类药品在零售市场有将近8种不同剂型在售,主要以颗粒剂、片剂、口服液和胶囊为主,合计占该类产品9成多的市场份额,其他剂型如丸剂、茶剂等,市场份额较低。


  消费者对于方便服用、容易携带的剂型更易接受。清热解毒颗粒剂的代表药物有:板蓝根颗粒、夏桑菊颗粒、广东凉茶颗粒、银黄颗粒等;片剂则以牛黄解毒片、清开灵片、清火片、板蓝根含片等使用率较高;而口服液的代表药物有双黄连口服液、清开灵口服液、金银花露、复方鱼腥草合剂等。片剂的生产厂家有将近150家在零售市场安营扎寨;胶囊剂的厂家相对少些,但也有50多家。
 
  三、寻找“领头羊”
  从2010年1季度销售前5的品牌可以看出,清热解毒类药品的市场集中度并不高,两地的前5品牌合计市场份额均未超过35%,产品较为分散,暂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做到绝对的垄断优势。


  大多数清热解毒产品属于地域化经营,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广州星群药业的夏桑菊颗粒、广州王老吉药业的广东凉茶颗粒、广州明兴药业的清开灵口服液未能进入北京市场,而哈药的三精双黄连口服液在广州市场同样影响力不大。
 
  四、竞争无序却激烈
  清热解毒药品销售大多呈现寡头竞争型格局,同时,产品的同质化又很明显,而且大部分企业在争夺较少的市场领域。在两个城市均进入前5的板蓝根颗粒,在北京有10多个厂家在竞争,其中,同仁堂和广州白云山药业控制着大部分市场,而在广州,有30多个厂家共同抢夺板蓝根市场,广州白云山独占鳌头,以绝对的垄断占据着板蓝根颗粒市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