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剂需走出国门 不做原料药附庸国 |
![]() |
去年,印度医药工业总产值约占国际医药工业总产值的12.2%,制剂产值约占3.4%;而在2003年,印度医药工业的这些数据只有8%和1.5%。虽然印度制药业与我国一样尚未开发出一只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重磅炸弹级新药品”,但印度在通用名药制剂出口上已位居第三世界国家之首。
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已成为印度药品出口的三大市场,而东南亚/南亚和中东/阿拉伯地区则是印度药品出口的传统市场。印度,已经成为亚洲出口通用名药制剂的“领头羊”。
印度制剂出口取得成功,有相当一部分应归因于我国对印度原料药的大量出口。据了解,近年来印度已成为我国原料药的最大买家之一。印度大量采购我国生产的青霉素G钾盐、7-ACA(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关键原料)、硫氰酸红霉素(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的主要中间体原料药)、扑热息痛、布洛芬、阿司匹林和安乃近等大宗产品,然后在其国内加工成制剂或其它高附加值产品,再出口到其他国家,获取高额利润。我国医药企业如果任由这种状况持续下去而不作努力,则真的将沦为印度的“原料药附庸国”(印度媒体语),只能走“向印度等国大量出口原料药”之路。
在2007~2008财政年度里,印度制药业共计出口72亿美元的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去年印度出口原料药和制剂总金额估计已接近或超过100亿美元。预计今后几年印度医药产品出口增长率将达18%。虽然印度在医药产品出口总金额上还无法与我国相比(据统计我国去年共计出口180亿美元原料药产品),但在出口制剂和原料药的利润率方面,我国企业则不如印度。
最能说明问题的事例是,印度医药公司利用从中国进口的廉价布洛芬、头孢曲松和氨苄青霉素等原料药加工成制剂后,大量销往欧美及俄罗斯、中东市场赚得暴利。而我国原料药生产商由于手里没有cGMP、COS证书等国际市场通行证,只能眼睁睁看着印度公司拿中国的原料药发财。
为了进一步扩大印度药品在国际医药市场上的影响力,印度政府出面已在该国最大城市孟买连续举办了3届化学药原料药国际展览会(印度CPHI)。
据国外媒体报道,去年12月在孟买举行的第三届印度CPHI会上,共计有80个国家600多个厂商参会。印度商工部官员在这届展会上宣布,2015年印度医药公工业总产值有望比现在规模扩大4倍,达到250亿美元:这将是一次惊人的飞跃。
我国药企应当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因为出口原料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润。更糟糕的是,生产原料药产生的环境污染大大超过制剂业。
而要彻底改变当前这种状况,我国制药企业就应该学习和借鉴印度制药业的成功经验,争取让更多的中国制剂走出国门,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这样不仅能够获取较高的经济回报,而且能减少生产原料药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即有不少资深医药人士说过,“外国人买走了中国产廉价原料药,将污染留在了中国”。在国家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低碳经济的今天,制药业应该用实际行动向“原料药附庸国”说不。

- 相关报道
-
- “颜值经济”正当时——聚焦注射医美领域的发展与机遇 (2025-08-10)
- Nature:特定RNA修饰或会促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 (2025-08-10)
- AD:中山大学团队发现,中国约60.3%的痴呆症可以预防! (2025-08-10)
- 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新突破:邓宏魁团队首次实现利用人iPSC制备内分泌细胞类型完备具有低血糖防护功能的胰岛 (2025-08-10)
- 长征机器人手术中心5000例里程碑活动圆满落幕 (2025-08-10)
- 太极阴阳:北京大学王凯团队血管类器官研究登上Cell Stem Cell封面 (2025-08-10)
- Nature:癌症疗法新突破!NSD2抑制剂有望为肺癌和胰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2025-08-09)
-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国家实验室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8-09)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大×湖北大学合作发表最新Cancer Cell论文 (2025-08-09)
- 科普医保卡提取代办中介24小时办理渠道推荐三个 (2025-08-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