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材种植将兴起一轮热潮 |
![]() |
随着公众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日益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所用中药材必须有固定产地。由此,有专家认为,我国中药材种植将再次兴起新一轮热潮。
那么,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状况如何。对此,日前,教育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工程研究中心负责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药资源系主任王文全教授指出,近年来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中药材种植生产经营却亟待规范化。
据王文全介绍,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了中药材的栽培种植实践,清代开始大规模种植中药材,但多品种大量种植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从药学家试种、商业性栽培、分散个体种植,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栽培基地生产,中药材种植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期和兴盛期。
目前种植品种达200多种,其中六七十种已形成较大规模生产能力;三七、人参、地黄、白术、川芎、红花等大宗品种已不再使用野生药材。部分品种,如太子参则已通过引种实现了野生品种的替代,目前国内市场90%的太子参产自贵州及福建两省的GAP基地。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中药材种植开始向基地培育模式发展。“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曾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自1999年我国提出中药材GAP概念、2003年开始实施认证以来,中药材规范化生产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同。
集约经营栽培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经营方式,经济效益高,投资风险也大。一般选用肥沃的土地,选择经济效益高的种类或优良品种,采用集约经营栽培技术进行种植,通常适用于高产农业地区,其投入和产出均较高。三七、地黄、黄连、广藿香、菊花、白芍、川芎、石斛等基本上都采用该种模式。
林药、果药、粮药间作又称复合种植,它借助自然条件,在不增加土地使用面积的情况下实现中药材的种植,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特点。这种方式通常在土地资源缺乏的地区推广应用,选择耐阴性药用植物进行栽培。
此外,大量采挖导致野生资源被破坏,且药材竞争不过周边其它共生植物,因此仿(半)野生栽培可谓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野生化栽培为模仿中药材野生生长条件进行栽培的方式。如对山西某些山区的环境稍加处理,内蒙古黄芪就可以长得很好。以此种模式种植生产的中药材,大部分与野生产品没有太大区别。
生态经济复合型栽培则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生态效益为主,同时适量采收部分中药材,在维持生态效益可持续的前提下,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并可同时实现旅游观光、采摘、药膳、绿化等目的的种植模式。例如麻黄,由于种植生命周期较长,不挖根可采收十几年,因此在内蒙古一带,人们用它兼做水土保持植物。另外,人们还利用甘草能防风固沙、枸杞可在盐碱滩生长的特点,进行生态经济复合型栽培。
“由于GAP投入很大,仅在档案建立、样品检测等方面的投资就得几十万元,而对于种植企业来说,要增加几十万元的利润则太难了,因此,部分企业对实施GAP积极性不太高。” 一位业内人士说。
“质量标准化与生产经营规范化是一致的。中药材要得到社会认可,要走向国际市场,质量标准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口。中药材种植企业做标准要有针对性地与国际接轨。”王文全认为,只有做好标准,企业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真正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生产利润。

- 相关报道
-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基金委窦贤康主任:改善流动编制和兼聘人员监督管理,规范与依托单位、科研人员的“亲清”关系 (2025-04-19)
- 吃肉还是吃糖?《自然》子刊:操控食欲的神奇分子或能影响寿命 (2025-04-19)
-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新型细胞图谱,有望揭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微环境的显著改变 (2025-04-18)
- 中国整治“神医”“神药”等告白乱象 (2025-04-18)
- 国度药监局召开药品网络贩卖平台企业合规指导任务会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