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WHO评估疫苗监测上市后监管效果显而易见

WHO评估疫苗监测上市后监管效果显而易见

  于3月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SFDA)召开的“中国疫苗监管体系通过WHO评估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SFDA局长邵明立表示,在这次评估中,批签发和实验室管理两大板块以满分通过,说明我国疫苗检验检测工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上市后监管(包括预防免疫接种后不良反应监测)板块获得的进步最为明显。


  所谓的批签发制度是国际上对生物制品管理的通行作法,是WHO要求各国政府对疫苗实行监管的职能之一。我国自2001年开始试行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2006年1月起对所有预防用的上市疫苗全部实行批签发管理。


  此外,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副院长、生物制品检定首席专家王军志介绍,我国目前采取的批签发模式不仅对企业生产和检定记录进行审核,而且也对关键项目进行实验室检验,对保障疫苗质量和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10年,我国共签发40个生产企业(国内32家、国外8家)生产的51个品种疫苗近5000批,约9亿多人份。 上市后监管和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是相对薄弱的一个板块。为了加强这一部分的工作,2005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定义、范围等做出了明确规定。


  另外,在去年6月,卫生部和SFDA联合发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监测报告、调查诊断、数据分析和利用、反应的处置等从技术上提出了明确要求,为系统开展我国AEFI监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表示,卫生部门与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建立起共享的“全国AEFI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了监测能力和质量。特别是在2009?2010年度全国甲流疫苗预防接种和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中,该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监测也进一步证实了甲流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安全性。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