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外贸回温 原料药出口增长的“奠基人”

外贸回温 原料药出口增长的“奠基人”

  观察近年来中国原料药出口的形势不难发现,一些具有独占性、稀缺型的原料药如肝素钠的价格持续走高,而另一些具有传统优势的原料药,如维生素、青霉素等,则因为国内产能过高或者过度竞争而出现价格下降或成交萎缩。此外,在第66届中国原料药会上,大环内酯类、培南类原料药再次得到业内的看好。

 

  肝素钠:单品出口冠军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肝素钠以11.98亿美元的出口额,成为2010年单品种原料药出口额的冠军,出口额同比增长71.69%。 据WHO统计,近年来,全球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平均夺走约2000万人的生命,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30%,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医药市场对肝素原料药需求的强劲增长,预计到2014年全球肝素钠的市场容量达到90亿美元,复合增速达10%以上。


  在出口市场方面,2010年上半年我国肝素共出口到4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34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呈增长态势。前五大出口市场为法国、美国、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共占我国肝素类出口金额的90%以上。我国目前近40家医药企业出口肝素,其中深圳海普瑞、南京健友、常州千红生化和烟台东诚生化位列肝素出口前四强,占比高达79%,出口集中度很高。


  维生素:复苏态势明显


  我国是全球维生素最大的生产国,维生素每年的出口金额占我国原料药出口额的15%以上。2010年,维生素类产品出口企业有827家,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到132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增加了8个新兴市场;对欧盟、北美洲和亚洲三大主流医药市场的出口数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9.2%、27.4%和27.8%。


  虽然2010年受累于两大支柱产品VC和VE的价格下降,维生素类产品出口平均价格同比下降,但出口数量仍同比增加33.5%。在维生素类产品出口的前十大目的国中,相对增幅较小的日本也达到13%以上,充分说明维生素类产品主流市场需求强劲。此外,对智利、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幅更达到100%以上。


  2011年1月份出口数据显示,各主要维生素品种出口市场复苏态势明显。今年1月,VC出口量为12191吨,同比上升45%,出口额6687万美元,同比增长11%;VE出口量为3612吨,同比上升25%,出口额5911万美元,同比增长1%;VA出口量312吨,同比上升133%,出口额645万美元,同比增长74%;VB5出口量为898吨,同比上升89%,出口额597万美元,同比增长82%;VB2出口量为234吨,同比上升17%,出口额572万美元,同比增长6%。


  大环内酯:金子总会发光


  在抗生素药物的市场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只占据很小的一部分,但这块“蛋糕”依然诱人。目前青霉素等一些传统优势品种已面临发展空间的限制,头孢类品种在近年的发展速度也明显放缓,而大环内酯类却呈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特别是在第二代产品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在国际走俏的带动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整体地位得到一定的提升。


  硫氰酸红霉素和阿奇霉素都是上亿美元的大环内酯类药品,专家指出,阿奇红霉素是口服红霉素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品种,其目前的医药市场规模还不大,因此市场增长空间很大。而硫氰酸红霉素的医药市场需求同样不断增长,而硫氰酸红霉素原本多用于兽药,因而也相应带来了硫氰酸红霉素的需求缺口,硫氰酸红霉素看好的市场前景,将引来积极的投资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