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药品流通行业良性发展之路遍布“荆棘”

药品流通行业良性发展之路遍布“荆棘”

《全国药品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下称《纲要》)公布,却无掌握药品准入权的药监局参与,商务部恐难协调各部门博弈。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表示,若药品定价机制不顺、“以药养医”、公立医院主导药品零售的现状不变,药品的良性发展之路将继续遍布荆棘。进入药品的审批权仍掌握在国家药监局手中,商务部对于药品企业的结构调整空间有限,仅凭其一己之力,显然无法医治长期以来的医药体制痼疾。 

   
药品生态圈:中国药品散乱小局面由来已久,因此,《纲要》的核心即为“提高药物流通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纲要》指出,由于准入门槛较低、行业规划管理欠缺等原因,导致药品存在集中度低,发展水平不高,跨区域扩展缓慢等问题。 目前,全国有1.3万家药品批发企业,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只有491家。 其中,中国医药集团(下称国药集团)、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药集团)与九州通医药集团(下称九州通)分居业内前三,市场份额仅占20%。而1.2万多家小型公司却只分摊不足15%的市场份额。

   
与此相比,占全球药品市场销售份额近一半的美国,只有70余家批发企业,其中规模最大的三家企业市场份额达到94%。中国药品企业“多、散、小、乱”小散乱局面二十多年没有改观,加价率管制政策是主要原因。 该政策规定,公立医院售药加价率不能超过15%。这一政策使得公立医院选择了这样一种药品购销模式:一方面抬高药品采购价,以获得更多的合法加价,另一方面以返点和回扣形式向药品供货商要回采购价抬高部分,这样表面上执行了15%的加价率政策,实际上得到的卖药收益远超过15%。

   
公立医院主导药品零售环节这种格局,使得上述虚抬药品批发价,然后以返点和回扣形式向医院返利,成为国内药品的主导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国药品企业难以实现优胜劣汰和行业集中。朱恒鹏表示:“医院选择供货商的标准不是效率而是返点和回扣的安全性,在这种情况下,比拼效率的优胜劣汰机制不复存在,高效率的企业无法做大做强。”

   
此外,公立医院给付企业的药品回款期普遍在半年以上。在此期间,需由药品批发商替医院垫支药品采购款。现实中,许多药品批发商需要拿出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周转资金,用于垫支采购款,这也使得他们仅有能力代理数种药品,而无法扩大规模。即使是目前规模较大的九州通、国药集团、上药集团等企业,也均无力承担巨大的垫资压力,因此它们的大部分业务实际上是药品配送,而不是批发代理。

   
而在长期的合作中,药品批发企业和医院之间已形成独特的生态关系。一些长期为医院配售药品的批发公司,通过返点和回扣等灰色纽带,已经将双方捆绑为利益共同体,医院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货商,一些试图做大的药品企业亦无法通过公开竞争,挤入公立医院市场。业内人士指出,“以药养医”,公立医院垄断药品零售市场的现状不加改变,药品集中难以实现。

   
医药分离难:《纲要》还力主发展零售药店,意在以此促成医药分离。《纲要》提出,“在已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以药补医的基层医疗机构”,“可率先探索医生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的模式”,“逐步提高社会零售药店在药品终端市场上的销售比重”。 朱恒鹏认为,“如果该纲要能够引导基层医疗机构逐步走向医药分离,零售药店市场份额在十二五期间能够有较大幅度提高,药品批发配送行业的适度集中也许有望实现。”

   
但北京金象大药房董事长徐军认为,在以药养医的现实下,药店与医院的进货渠道、销售模式不同,再加上医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严格控制处方外流,以保证自身的药品销售收入,零售药店难以获得处方药销售资格。 现实情况也证实了上述人士的担心。比如,在药店,基本可以购买到大部分和医院所开药品通用名相同的药品,但却很少能找到有同样商品名的药品

 
现实中,药品企业需要面对公立医院和药房两个不同的市场,前者占据国内药品零售市场70%的份额,成为药品批发企业的必争之地;而后者虽然市场竞争相对充分,但是市场份额相对单薄,反而不能成为企业着力开拓的市场。因此,药品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皆维持药店和医院两个市场间的价格差异,终端市场分割局面实难破局。据了解,《纲要》制度之初,曾有相关专家提出建议“财政投资新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设药房,将药品零售业务交给社区药店”的建议,但最终没有在各部委间达成共识。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