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贸易额一季度给力 二季度“接力”

医药贸易额一季度给力 二季度“接力”

  医药进出口贸易额首季增长超过四成。目前,我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国内医疗体系日趋完善,国内医药市场存在扩容的预期,对国外医药需求将保持相对快速的增长,但由于出口、进口差额仍然较大,贸易逆差短期难有明显扭转。但从中长期看,我国医药产品在市场增量和出口价格方面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预计二季度医药出口将继续保持乐观,但增速将有所下降。原料药:新兴市场拉动;高端产品:喜忧参半医用敷料:价格飞涨;贸易逆差:短期难转。


  今年一季度,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全球医药贸易升温,国内医药市场快速发展,中高端医药产品进口需求大幅增长,我国医药贸易实现阶段性快速增长,医药外贸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62.24亿美元,同比增长41.07%,其中,出口101.19亿美元,同比增长38.13%,进口61.05亿美元,同比增长46.23%,进出口增幅均好于预期。

   
  全球仿制药市场需求的扩大与产业转移,为中国原料药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机会和空间。


  一季度,我国原料药出口53.6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1%,实现了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季度同比增幅。其中,对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市场出口稳中有升,出口额总体增幅19.13%。对印度、东盟、巴西等主要新兴医药市场出口同比分别增长39.15%、45.64%、55.82%,三地区合计占比从24.69%提升至26.9%,新兴市场对原料药出口拉动越来越明显,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市场。同时,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原料药整体出口额的增长主要依靠出口数量拉动,增幅达到39.53%,超过出口额同比增幅,而出口价格下降5.89%,进一步说明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没有改观,压价出口现象突出。

   
  一季度,我国药品进口市场继续保持大幅增长,进口金额61.05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46.23%。


  医药进口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来源国集中度继续提高,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药品占比75%,合计增幅为50.78%;二是来自于印度、巴西等医药工业发展较快的进口稳步增长,增幅分别为35.45%和163.81;三是高端医药产品比重上升,具体表现为西成药进口价格上涨、比重上升,原料药、器械类产品比重下降。

   
  一季度,我国传统医用敷料、一次性耗材出口大幅增长。受棉价高位运行影响,医用敷料出口价格大幅上升


  其中,药棉、纱布、绷带价格上涨39.12%,棉制手术用巾价格上涨46.71%,漂白和未漂白全棉医用纱布价格分别上涨68.4%、136.77%,而出口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结合全球海关数据(GTI)分析,该类产品价格大幅增长没有对全球市场需求造成明显影响,今年前两月中国医用敷料类产品在欧盟、北美市场量价齐升,市场份额分别上升7和11个百分点,达到58.11%和56.44%,占据绝对市场份额。值得注意的是,东盟、印度、墨西哥等国正逐步进入欧美医用敷料市场,尤其在欧盟市场发展迅速,泰国、印度的增速达到了176.08%和60.95%,虽市场份额尚不到5%,但竞争态势已逐步显露。同时,原欧盟部分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已逐步退出医用敷料市场。

  
  一季度,以西药制剂和诊疗设备为代表的高端医药产品出口出现分化


  西药制剂方面,因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将全球药品生产转移至中国,大举进入制剂出口行列,一季度新增制剂出口0.74亿美元,直接拉动了西药制剂出口增长23.71%。但若不计阿斯利康新增出口因素,我国一季度西药制剂出口仅微幅增长2%,大大落后于医药整体出口增长水平。同时,本土企业制剂出口仍偏重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欠发达市场,占比80%。由于我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低端产品多,难以有效打开欧美主流市场,未来发展仍有很多不确定性。诊疗设备出口增长则表现强劲,一季度出口14.23亿美元,同比增长52.82%,占医疗器械类出口比重的44.07%。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