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贸易保护日益“浓重”中国药企面临反倾销

贸易保护日益“浓重”中国药企面临反倾销

  据悉,去年以来,国外对我国医药出口商品发起反倾销新增案例并不多,但反倾销商品范围却逐渐扩大,技术升级后的深加工产品、医疗器械等都已进入反倾销范围。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官网看到,从去年年底以来,我国收到的贸易函件共5起。它们分别是:??墨西哥经济部拟于近期对从中国进口的阿莫西林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如该案正式立案,则为我国医保行业遭遇的第一起反补贴调查。

 
  ??多家德国生态检测机构将中国列为“风险国”,并将严查中国产有机产品。这些机构称,15%?20%的中国有机产品在检测中发现高含量农药残留。??印度某企业已向印商工部提出申请,要求调查我国企业向印度倾销病员监护仪的情况。??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甜蜜素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欧盟委员会初步选定印尼作为计算中国涉案产品正常价值的替代国。??美国Gaumard科技公司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指控两家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销售的分娩模拟器(Birthing Simulators)产品侵犯了其在美注册有效的专利,请求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被申请人发起337调查,并发布普遍排除令与禁止令。ITC预计将于今年决定是否立案调查。

 
  “我国是制药原料的出口大国,原来贸易摩擦多在该领域发生,发生贸易摩擦的国家也较集中在产品上下游有产业关系的国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调整产品出口结构,原料深加工商品(如墨西哥发起的阿莫西林产品反补贴调查)和医疗器械商品(如印度发起的病员监护仪调查)等进入反倾销范围,都说明贸易摩擦的重点开始转移。”官宁云说。

 
  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4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外汇储备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继续稳坐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位置。从2008年开始,我国推行提高创新能力、改善出口结构、扭转外汇导向型外贸出口政策,以应对不断加深的国际贸易保护。健康网总经理吴惠芳表示,从医药领域来看,2010年的进出口贸易中,疫苗、氨基酸类和抗生素原料是进口商品主要类别,结构没有明显改变;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类、有机酸类和生化类原料是出口主要构成,尽管仍未改变大宗原料产品低附加值的出口主导地位,但是上述商品在出口贸易中的重要性已有所改观:有机酸类出口比重下降,生化类比重上升,大宗原料出口向深加工商品过渡。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我国24大类化学原料生产同比增长19.9%,增幅与上年持平;出口量同比增长18.7%,增幅呈下降趋势。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2年的43.75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83.4亿美元,增长了319.3%。其中,出口额从2002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22亿美元,增长幅度达到398%。2010年医疗器械出口仍大幅上扬。

 
  官宁云提醒企业,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经济停滞和衰退,国际间贸易的“神经”愈加敏感,贸易保护范围正在扩大。未来,出口商品是否具有技术优势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将变得愈加重要。技术含量低、凭借规模和成本优势抢占国际市场的策略将难以取胜。“去年以来,国外对我国医药出口商品发起的反倾销逐渐指向高附加值产品。反倾销发起的动议不再局限于行业损害,贸易保护联动趋势明显,贸易保护色彩日益浓重。”近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主任官宁云对我国药企面临的反倾销形势发出预警。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