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进入新一轮涨价“高峰期” |
![]() |
据中国中药协会从全国300多个站点收集的数据统计,今年5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所监测的537种中药材中,有371个品种价格上涨,占总量约69%。其中涨幅超过100%的品种有47个,占总涨价品种的12%,而涨幅超过300%的品种有8个,占总升价品种数量的2%。其中,太子参、白前、土龙骨、五加皮等,涨幅均超过400%。
“一周前还是每斤六七元的价格,现在已经四十多元了,甘肃产的党参,价格涨得实在离谱。”在贵阳市花果园中药材批发市场,华佗草行的老板颜山水说,“80%的中药材都在涨价。”中医药被视为中国的“国粹”之一,也因简易、有效、廉价而长盛不衰,可近几年来,中药材价格不断上涨,今年以来,更进入新一轮涨价“高峰期”。
对此,贵阳市中药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刘玲说,中药材价格上涨固然有游资炒作因素,但背后更暴露出中药行业发展诸多远虑近忧,野生资源枯竭、科技推广滞后、恶劣天气影响等复杂因素,都推动了中药材价格迅猛上涨,加剧呈现出产业供求失衡的矛盾。中药产业是新兴朝阳产业,但在盲目采收的生产方式下,中国道地的野生中药材却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甚至枯竭的局面。
贵州是中国四大道地药材产地之一,而当地野生中药材资源却因过度采挖而严重“透支”,不少物种已濒临灭绝。据统计,在中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至70%。已查明的各类中药资源达4802种,其中药用植物4419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35%。贺定翔说,随着野生资源的加速枯竭,要通过现代技术大面积人工驯养科学种植必将有个过程,而目前这中间的“空档”期在市场因素下加剧了原料供给矛盾,资源大省面临产业滞后的“尴尬处境”。
另外,随着中医药在国际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以及国内的巨大医疗消费潜能,中国医药经济开始进入发展黄金期,但市场需求增长的同时,科技“短腿”却导致种植规模难以升级。
贵州省农委科教处处长曾庆鸿说,由于缺乏人才、技术等支持,贵州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面临困境,中医药在关键技术上尚无大的突破,有些方面甚至还是空白。从事中药材种植多为农户和小企业,种植管理粗放,在贵州人工种植的近200种药材中,筛选出优良种源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品种不到10%。
除此之外,贺定翔说“这次中药材涨价,给中药研究的规范化和中药种植乃至生产的规范化一个紧急提示。”,目前中药材主要依靠药农的自由种植和供给,而很多药材就集中在几个地方,只要有游资进入,很容易就参与控制,给中药材涨价提供了空间,而政府管理部门“多头治药”的局面,客观上造成监管乏力。
与此同时,一些业内人士提出,中国应尽快建立药材储备机制,在市场出现严重波动时,补给市场,遏制炒作,维护中药材市场的价格稳定。同时,中国必须尽快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机制,加强中药材新品种培育及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推动中药产业现代化,破解多头管理格局,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使中医药产业在规范化进程中逐步走向世界。

- 相关报道
-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Cancer Res:年龄相关的生物学改变或会促进机体肿瘤扩散 (2025-05-09)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完成跨省共济 (2025-05-09)
- 抗衰老公司NewLimit获1.3亿美元融资,硅谷亿万富翁创立,通过表观遗传重编程延长人类健康寿命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