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药材涨价隐患不断 质量监管有待加强

中药材涨价隐患不断 质量监管有待加强

  自2009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2010年全国中药材市场中84%的品种价格上涨,平均涨幅109%。而今年3月以来,中药材涨价又进入新一轮高峰。与涨价相伴的,是中药材质量安全风险的增大。


  为此,今年5月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一步做好中药材质量监管工作,强化中药制剂及中药饮片生产的监督检查,加强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质量检验。


  中药材涨价可能会使制假、售假者增多,而且手段不断翻新,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可能会不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中药材。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会从非法渠道购进中药材和饮片。建立中药材监管长效机制打造中药材市场良好环境。

 
  中药材具有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的一般特性,同时又具有药品质量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中药材的种植、养殖、采集分散在千家万户,品种繁杂、规模不一、数量不等,这种自发的、零散的生产方式,以及农副产品集贸市场的交易方式,决定了中药材质量监管的难度很大。


  中药材价格暴涨导致中成药生产成本增加,但是中成药的价格却是国家管制的,不能随意提高,这样,一些企业只要开工生产就会亏损,因此很可能导致部分中成药市场供应出现短缺。而极个别企业为填补市场短缺,不惜采取偷工减料的手段,这就给监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中药材涨价可能会使制假、售假者增多,而且手段不断翻新,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可能会不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中药材。同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医疗机构和药品经营企业会从非法渠道购进中药材和饮片。 


  寿宁县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部分价格较高、易发生质量问题的中药材及饮片列为监督性抽验的重点,以加大抽验频率,提高抽检的针对性和靶向性。二是我们闽浙边界相邻的7个县(市)建立了监管联动机制,重点打击跨区域制售假劣中药材及饮片的案件。来解决中药材市场涨价的问题。


  江西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江西“樟帮”、“建昌帮”的中药饮片久负盛名。对大宗的地产中药材,江西建立了一批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对保证中药材质量起到了示范作用。为维护地产药材的声誉,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江西省采取了一系列规范化的措施。比如,2003年制定实施了《江西省中药饮片管理规定》,对中药饮片的生产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此外,我们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全面实施了GMP认证,2008年我们又颁布实施了《江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对中药材质量进行了有效控制。


  对地道药材实行规模化种植,二是对中药材实行身份管理。中药材采收后须初加工后才能进入市场,必须给饮片生产企业提供准确的产地、日期和相关的检测依据等方面的资料。监管部门要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行驻厂监督制度,从有效成分、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以及浸出物、杂质检查等关键环节对中药饮片质量进行管理;要以打击地下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批发窝点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促进中药材和饮片规范经营;严格行政许可,杜绝部分采取欺骗手段骗取行政许可证、用于囤积居奇的行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