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远程医疗 盈利模式遭遇困局

远程医疗 盈利模式遭遇困局

  目前,卫生部正在推动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开展远程医学活动,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远程医疗教育和信息共享。虽然卫生部一次性为各级会诊中心购买了设备,但其未来将以何种模式运营下去还有很多疑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金昌晓表示:“远程会诊虽然能够做起来,但这是国家扶持的项目,运行机制、运行模式和使用效率都还需要再探讨。”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指出:“我国的远程医疗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缺少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程度差异很大,远程医疗成本高,技术设备陈旧、业务量少,开展得并不深入,社会效益也并不显著。”

   
  随着医改的推进,我国远程医疗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作用毋庸置疑,根据卫生部年初对于县级医院建设工作的安排,2011年,卫生部门将完成边远地区500所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加强县乡村区域的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和协同,促进纵向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使县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辐射,提高县级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梁铭会表示:“在远程医疗的推进过程中,普遍采取的是中央和地方两级投入的模式。一般对于国家级和省级远程会诊中心来说,至少会投入100万-200万元,而县级医院的远程会诊点也会获得一笔资金用于建设。” 对于拥有已经建设好的远程会诊中心的医院来说,远程会诊确实会给医院带来一些好处。


  目前,不少北京的大医院都和一些地方的县级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机制。以北医三院为例,通过150万元的投资,目前该院已经和宝鸡、神木、府谷、子长的县级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然而,尽管会诊制度已经建立,但能否坚持下去却令人怀疑。


  对于开展远程医疗的院长们来说,远程会诊工作确实是一项“义务劳动”。而不少北京大医院也都吃过远程医疗的亏,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流行过卫星远程会诊,当时一些医院尝试一个礼拜组织一次会诊,但是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作为一种网络合作模式,无论是远程会诊还是远程手术,都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盈利模式,必须让双方都可以从中获利。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