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原料药基地热 今制剂出口基地火 |
![]() |
在未来一两年间,包括浙江海正药业、华海药业、海翔药业等原料药大企的出口制剂产能也将快速膨胀。到2012年底,海正药业在杭州富阳基地约80亿粒的固体片剂及其他注射剂产能将释放;而华海药业在浙江临海的100亿粒片剂的生产线目前已完成了一期33亿粒的建设。在今年的原料药会上,海翔药业相关人士亦表示将就培南类等产品建设制剂出口基地。
中国医药公司十年前一窝蜂建原料药基地,如今一窝蜂建制剂出口基地。昨日,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下称“浙江医药”)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方案,拟募资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对下属全资子公司浙江昌海生物有限公司进行增资,并实施“生命营养品、特色原料药及制剂出口基地建设项目”。此次建设的制剂出口项目包括年产能达42.75亿粒的口服制剂及年产能300万瓶的冻干粉针剂与口服溶液等。
“项目建设预计在两年半后完工,这些新药部分已经得到了批文,”浙江医药董秘喻祝军表示,“制剂产品基本都是做出口,但也不排除内销。”“浙江省政府对原料药和中间体项目越来越排斥,逼着大家做制剂的转型。现在企业都喜欢热门品种上凑热闹,制剂产能一旦急速扩大,我们很担心会重蹈原料药市场的恶性竞争。”浙江台州一家原料药企业负责人表示。
“目前中国有24家企业的制剂得到了欧盟或美国药监局的认证,但真正实现的制剂出口数量非常有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综合部部长许铭称。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制剂出口总额仅15亿美元,而且相当一部分来自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分公司,如出口排名第一的是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出口额为7432万美元。
10年前原料药基地热,今制剂出口基地火。台州医药企业一位人士称,由于受到当地企业环保政策与产品利润率降低的双重挤压,在未来的一两年当地多家企业还会上马多项制剂出口项目,在热门品种如抗生素类等方面的竞争还会加剧。“在国内,制剂在招投标方面已经体现出恶性竞争的情况,若制剂在国外无法消化,再回到国内市场竞争也不太可能。”专家表示。
由于药物的活性成分来自原料药,一些口服制剂只要掌握了配方,技术门槛并不高,同时制剂生产线的灵活性也大于原料药生产,这意味着出现热门品种“扎堆”并不存在技术困难。目前,中国在国际上的品牌知名度非常低。如国内最早尝试制剂出口的华海药业,尽管在美国拥有销售子公司,但其产品仍多为外企代工为主。中国的出口产品往往是单品种,自己做销售的成本太高。中国医药化工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认为,目前中国制剂出口到发达国家在渠道上非常欠缺。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张建军/吴佳/朱波团队发现肺癌的“癌前拦截”靶点——TIM (2025-05-11)
- Science: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人类肠道真菌可以逆转小鼠的肝脏疾病 (2025-05-11)
- 《癌细胞》:“上医治未癌”!华人科学家发现,针对TIM (2025-05-11)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