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流通企业加速整合成为“主旋律” |
![]() |
医改环境下医药流通企业须“内外兼修”。2000年以来,国内医药流通业连续保持15%以上的增速,但净利率一直徘徊在0.6%左右。到2010年,我国医药流通业销售总额已达到6000亿元,共有医药商业企业7000多家。应该说,规模的快速成长与非常薄的利基是国内医药流通行业的特点。很多中小医药商业企业已经陷入亏损境地,生存和发展是它们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加速整合成为主旋律
规模和效率是所有医药流通企业的生命线,只有持续做大规模和提高运营效率才可能不断降低采购成本和配送成本,提升与上下游的博弈能力,赢得在医药产业价值链中的话语权。扩大企业规模的路径无外乎两条: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前者采取自我积累逐步壮大的业务经营方式,提升运营效率;后者采取横向并购或者纵向并购的资本经营方式,提升结构效率。国内医药流通产业要想快速实现规模效应和效率优势,加速产业整合和企业并购是捷径。
《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2015年)》中明确提出,2015年前,要“形成1~3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全国性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额过百亿元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新医改背景下,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和资本市场三方力量共同发力,医药流通企业之间的并购将不断加剧和加速,产业加速整合成为最近几年医药流通业的主旋律。
强化核心资源和能力
产业整合是医药商业的大势所趋,未来3~5年,“并购别人同时也是别人并购目标”将是大多数有投资价值的医药商业企业必须面对的局面。投资方看重的往往是客户网络、区域品牌和商誉、企业家和管理团队。被投资方更看重资本实力、未来愿景和行业地位。此外还有部分以商业调拨和走票为主要业务的商业公司,它们大部分很可能因缺乏投资价值而无人问津。
医药流通企业首先要聚焦主业,做强做大。提升运营效率和创新效率,建立区域性的竞争优势,而“资本+财务+物流+网络+团队”是企业实现规模和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也是投资公司最看重的基本要素。企业可以从资本、现金流、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和管理团队建设等五方面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资源和能力。
财务能力表现为现金、现金等价物和资信授权等,充裕的资本可以从上游获得更低的采购成本,给予下游客户合适的授信额度,产生更好的效益。除了自我积累之外,企业可以采取股权融资等方式获得更充裕的现金流。物流体现为医药商业在区域内的药品储运配送能力,除了达到GSP要求标准外,还要为客户提供及时送货上门等更多的附加价值服务。
新医改方案的推进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作为医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医药流通业的并购整合可谓愈演愈烈。近期商务部出台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内大中小型医药商业企业都在对现状进行观察和思考:未来几年何去何从?一句话,提升运营练内功,强化资本借外力。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张建军/吴佳/朱波团队发现肺癌的“癌前拦截”靶点——TIM (2025-05-11)
- Science: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人类肠道真菌可以逆转小鼠的肝脏疾病 (2025-05-11)
- 《癌细胞》:“上医治未癌”!华人科学家发现,针对TIM (2025-05-11)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