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药材价格飙涨 中药行业“是谁”层层加价

中药材价格飙涨 中药行业“是谁”层层加价

  专家指出,中药材价格飙涨的背后,暴露出中药行业物流链条层层加价的问题,建立专门的中药物流体系,对控制中间环节造成的不合理涨价,将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不断飙升的中药材价格不仅给中药行业带来了严重冲击,而且让病患“望药兴叹”,甚至已经影响到中医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长此下去,将对我国医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对此,业界专家认为,国家应尽快建立野生资源濒危预警机制,加强对中药材新品种的培育及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替代品研究;同时,通过建立中药材收储制度,搭建产业信息化平台,指导生产,调控市场,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中国中药协会从全国300多个站点收集统计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在今年5月所监测的537种中药材中,有371个品种价格上涨,占总量的69%。其中涨幅超过100%的品种有47个,涨幅超过300%的品种有8个。太子参、白前、土龙骨、五加皮等涨幅均超过400%。

   
  为遏制不断上涨的中药材价格,最近,业界人士纷纷谏言献策。专家指出,除了加强市场监管,打击游资炒作外,国家有必要建立大宗中药材储备制度,当中药行业的中药材价格因为气候或者游资囤货等原因上涨时,政府可以及时将这些储备投放市场,以平抑价格,从而使市场回归理性。

   
  前不久,商务部发布《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该规划提出,建立中药材重点品种储备制度;建立中成药、中药材重点品种的市场运行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整顿规范中药材市场,加强有害物质残留和质量检验;建立中药统一编码、中药材商品等级等相关标准体系。


  中药材归类于农产品,具有生产分散性和自发性的特点。目前,中药材主要依靠药农的自由种植和供给,而很多药材就集中在全国几个地方,只要有游资进入,就很容易被控制,导致涨价。而中药材的国家收储制度只能在生产后对产品进行调控,而不能在药农生产前提供生产信息。因此,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材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如丹参价格飙升就是因为去年山西运城、山东临朐等主产地种植面积锐减,导致产量下降,加剧供求失衡所致。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