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卫生体制变革 消除以药养医机制

医药卫生体制变革 消除以药养医机制

  9月1日,国务院医改办宣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初步建立。这意味着老百姓基层看病负担切实减轻、用药更合理,药价不再那么虚高了。该制度的实施,还拉开了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层次变革,消除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药养医的机制,并促动了药品流通领域的变革。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并已在156个国家实施,保障人人都可获得质量优先、价格合理、剂型适宜的基本药物。按照国际经验,我国遴选了307种基层版本的基本药物进入目录,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即按进货价销售,减去了政策允许的15%加成。各省可按照需求增补基本药物。北大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认为,从各省增补的目录来看,基本药物已经能满足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

   
  在采购环节,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的精神,我国启动了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介绍,该办法针对原有的招标采购办法进行了六大改进:只招生产企业不招流通企业,通过生产企业制约流通费用的升高;招采合一,杜绝二次议价、越招越高的现象;确定采购量,实行量价挂钩,单一货源承诺,以量大降低价格;双信封投标,先评经济技术标,确保质量优先;财政回款,时间缩短,生产企业周转资金增加;药监部门全程监管。

   
  实行了新采购办法的13个省份,药价均比国家零售指导价下降50%。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底,基本药物在基层的销售价格较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约25%,虚高的药价在基层已渐渐消失。几元钱的药、小处方、按片发药在越来越多地方重新出现,同时因为报销比例上升,过去长期存在的买不起药的现象基本消失。


  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零差率销售,引发了各地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药品供应制度的变革。从目前来看,随着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综合改革的稳步推进,老百姓基层看病负担开始减轻,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现门诊次均费用下降、住院日均费用下降、门诊人次上升的“两降一升”势头,基层老百姓和医务人员对改革普遍拥护。

   
  基本药物制度的一大目标是规范药品的使用,实现合理用药。滥用药现象在我国相当普遍,有数据为证:全国一年消耗104亿瓶抗生素,平均每人用8瓶,该数字在北美、欧洲国家只有3.3瓶、2.5瓶。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农村,滥用药现象更加普遍。

   
  卫生部药政司一项监测显示,机构监测点2010年平均100张处方用药总个数260个,同比减少30个,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数从53个下降到48个,使用激素的处方数从13个下降到9个。表明基本药物制度已经一定程度规范了临床用药。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将更加彻底地切断医和药的联系,医生不再靠销售药品获取收入,合理用药水平将逐步提高。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