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主专利药控制降价幅度 鼓励药品研发创新

主专利药控制降价幅度 鼓励药品研发创新

  2011年8月5日发改委决定从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14%。这次价格调整对日费用高的药品加大了降价力度、对日费用低的药品少降价或不降价,保证价格相对低廉药品的生产供应;对专利等创新型药品适当控制降价幅度,以鼓励药品的研发创新;对原单独定价药品,进一步缩小了与统一定价药品之间的价差。

   
  此次进行限制的主要品种中大部分药物为国外企业产品,涉及国内企业的产品主要有尿促性素、格列喹酮、罗格列酮钠和胰激肽原酶,其中千红制药的胰激肽原酶占到收入的14%,考虑到只是对最高零售价限制,未来出厂价还取决于市场情况,短期对公司业绩不会有重大影响。

   
  此次最高零售价整体下降了14%百分点,意味着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产品价格差在不断缩小,我们推测未来部分国外企业将慢慢退出相关产品国内市场,这有利于国内企业去抢占新的市场份额,其中主要受益品种包括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国内企业主要有长春高新和安科生物,以及去氨加压素和降钙素生产企业翰宇药业;同时该决定对163个不同产品和品规进行了统一定价,主要涉及产品为激素、调节内分泌类等使用范围广、周期长等相关药品,认为统一定价有利于未来行业良性竞争,缩小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产品价格差距,对目前整个行业增速影响甚微。

   
  卫生部发布了新的《抗菌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综合来看,管理办法年内出台的可能性较大,认为短期抗生素下游需求依然面临压力,行业增速影响巨大;从品种受益来看,未来受益最大的可能是非限制品种,由于价格低,未来使用量依然巨大,但毛利率低,因此具有广度和产品多元化的企业才能从中受益;而限制性品种由于抗菌效果好,价格适中,未来终端使用量下降可能性较小,特别是使用较多的头孢二三代产品。

   
  从我们检测到终端数据来看,短期抗生素下游需求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下游代理商对未来国家政策的出台依然担忧,因此在存货上大幅减少,同时对一些高端产品基本不再进货,我们认为如果管理办法不能如期推出,年底将会出现短期的补库存高峰,行业可能出现短暂的高景气,而此时也是龙头企业填补空白市场,加大布局的大好时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