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羚锐制药口服药事态发展“出乎意料”

羚锐制药口服药事态发展“出乎意料”

  在不少上市公司增发遇困之际,羚锐制药(600285.SH)的非定向增发却是稳稳获得了5名法人投资人的全额现金认购承诺。羚锐制药证券事务代表叶强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透露,公司领导层面考虑这个事情可能早一些,但他知道的时候,就是9月份了。募资近4亿用于口服药生产基地异地扩产项目,整件事情操作得非常顺利并迅速。叶强告诉采访人员,公司口服药发展的良好态势也出乎他们的预料,没想到增长会如此之快。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提起羚锐制药,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那句广告词--开车多了,用电脑多了,骨质增生也多了;羚锐牌通络祛痛膏,骨质增生一贴灵!别忘了,给父母也带两盒!2008年,以陈建斌为代言人的羚锐制药广告片大量投放,仅在央视的播出频率就颇为密集。高密度的广告宣传为羚锐制药带来了更大范围的品牌知名度,但却没有带来相应的业绩攀升,反而羚锐制药2008年业绩大跌,当年仅录得1000万元净利润。


  羚锐制药自上市起连续7年营业收入稳步上升,2007年突破5亿元大关,达到历史最高值。随后几年,公司业务量下降,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下降17.71%.该医药行业分析师坦承,这主要就是因为橡皮膏剂这个行业的竞争太过激烈。虽然羚锐制药2010年利润增速达到了65.64%,但主要是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收益及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投资收益较上年大幅增加所致。

   
  如果仔细分析其各项业务变化,2010年由于公司在主导产品透皮贴剂的销售上管理不当,再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透皮贴剂的盈利大受影响,更进一步致使公司2010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滑48.44%.对此,有业内人士向采访人员透露,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会有些影响,但相对其产品整个的毛利率来说,影响并不大。毛利率下滑是整个医药行业的共有的问题,并不能完全解释羚锐制药的个案。

   
  实际上,除了行业普遍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之外,分析人士指出,羚锐制药2010年营业收入大幅下滑的另一个原因是其固有的销售管理不当。在今年羚锐制药对OTC渠道实施“全程管控”之前,公司终端价格混乱。由于不规范客户存在贩卖税票获利冲价、商家间竞争过度引起恶性竞争、厂家过多的费用投入渠道促销引起内耗等原因,羚锐制药终端价格混乱。而混乱的价格造成正规经销商无利润,导致了经销商对公司产品销售的积极性下降。

   
  虽然年产5000万贴芬太尼项目厂房已经建设完毕,目前正在做生物等效性实验,处于产品申报批号状态中。但由于审批流程较长,预计今年将难以贡献业绩。而口服药方面,羚锐制药证代叶强在与采访人员交流时表示,其实羚锐制药的胶囊和片剂过去一直有50%-60%的增速,只不过因为基数不大,所以大家没有注意到。他告诉采访人员,公司在这方面的几个主打品种除参芪降糖胶囊外,都是公司独家品种,潜力可观。这些药品是公司从2000年开始陆陆续续研发,但一直没做起来。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