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疗信息化建设 不可“钟情”洋货

医疗信息化建设 不可“钟情”洋货

  2011年,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国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项目。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投入、软硬件厂商的积极跟进、各地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陆续展开。已成全球热点的医疗信息化在中国同样进行的如火如荼。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日益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问题和需求也随之陆续涌现,值得整个行业共同思考。

 

  美国在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成就全球瞩目,Google、微软、Intel和IBM等公司在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方面的不断创新,让医疗信息化的应用与价值得以充分展现。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医疗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早且制度相应完善相比,目前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一大难题是如何有效将医疗信息化模式与传统的医疗模式相对接,在不颠覆现有模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业务成本。

 

  目前,中国的一些知名企业均已开始结合中国特色的医疗信息化软硬件解决方案研发,只有这样、而不是简单的“拿进来”,才更能符合中国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操作需求。据了解,国内软件行业领导品牌东软已经启动致力于有效防控老年慢性疾病的信息化平台,而刚刚中标新疆、湖南和甘肃等地卫生厅项目的同方电脑,也表示出医疗信息化如同教育信息化一样,需要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观点。

 

  无论是医疗信息化还是教育等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已呈现出向国货倾斜的采购现象,其原因除去上述提到的解决方案本地化特色之外,国货计算机产品在性价比、稳定性上的优势随着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而倍受好评。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是保障信息化应用有效开展的核心要素。

 

  政策的引导、财政的支持、软硬件厂商的积极投入,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一个全速跃进的时代。此外,中国政府从传统协议供货模式到现行批量采购模式的转变,也将进一步规范采购的制度与流程,保障中国医疗信息化的顺利实施,结合中国医疗行业实际需求的服务体系,都将使他们更能获得医疗用户的青睐与认可。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