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第三方物流战难逃流通“法眼”

第三方物流战难逃流通“法眼”

  在传统商业巨头纷纷布局建设第三方物流的同时,邮政物流、DHL等已涉及医药领域的社会物流企业也开始行动,一场酣战在即。已于今年7月退出中国快递市场的DHL,近期却高调宣布继续加大投资中国的医药物流领域,并在北京成立其国内第2家DHL生命科学与医疗保健物流中心,希图在潜力巨大的医药第三方物流占据一席之地。

  
  酝酿已久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下简称《规划纲要》)终于在年中出炉,明确指出要“推动医药物流服务专业化”,被业界评价为“医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正在迎来一个历史节点”。在国药控股、九州通等传统商业巨头对第三方物流觊觎已久并纷纷布局的同时,邮政物流、DHL等已涉及医药领域的社会物流企业纷纷实施新举措,一场酣战在即。

   
  DHL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将成为以出口原料药等相关产品为主的全球第五大药物出口国,并将于2015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医疗消费国,以应对不断提升的高品质医疗需求。该项研究同时提出,2010年中国生命科学行业价值约为553亿欧元,预计在2010-2015年间将以1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的速度高速发展。

   
  在DHL看来,在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以及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影响下,冷链物流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机会广泛。DHL全球货运中国区首席执行官黄国哲表示,“新建成的物流中心将提供符合监管和最高安全质量标准的冷链运输,避免在海关通关过程中因温度偏差导致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动医药物流服务专业化发展。在满足医药物流标准的前提下,有效利用邮政、仓储等社会物流资源,发展第三方医药物流。”这为已开展数年的邮政医药物流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注脚。

   
  在业界看来,尽管邮政医药物流的服务并不那么尽如人意,但拥有最为广泛(尤其是在基层市场)的终端网络,这是其他社会物流难以比拟的优势。数据显示,我国有2070个县,基层医疗机构包括3.3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8万个乡镇卫生院和64.8万个村卫生室等。中国邮政拥有遍布全国城乡的网络资源和强大的仓储服务能力,为实现全面覆盖基层医疗机构增添了可能性。

   
  这项合作的背后仍然是整个产业对于供应链构建的强烈诉求,上海医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提出:“供应链服务是医药分销业务的本质,供应链体系的构建也就成为医药分销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其产业基础必然是全国性的供应链体系,核心必然是全国性的客户网络与物流配送网络。”DHL同样感受到了供应链时代的呼之欲来,黄国哲表示:“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制造商和物流服务商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一个真正的集成供应链。”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