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寻觅”转变模式 |
![]() |
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中国药师周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药学会理事长桑国卫在大会报告中提出,全球新药研发面临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均衡的挑战,即使进入2期临床研究的新化合物仍有五分之四会淘汰,上市后真正盈利品种仅为总上市药物的百分之三十,而研发费用30年间增长了近7倍。
未来新药研发模式和方向将会调整,转化医学日渐兴起,复方创新和个体化治疗成为国际新药研发最新趋势。转化医学是指通过从事生命科学的科学家、药学家与临床医生之间的合作,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的手段与方法,研究并解决临床医学问题,或者更合理地设计与研发创新药物及检测药盒。
在现代医疗中,一个以患者为中心,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诊疗体系正在不断形成并逐步完善。转化医学在加速生命科学、医学的学科交叉应用的同时,实现了新药研发方式质的飞跃。他要求,在创新药物领域中,实验室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及制药企业研发人员必须基于转化医学的理念进行探索。近年来,我国国家863计划、支撑计划、973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也支持了大量转化医学的研究工作。
在转化医学的影响下,药物设计将使药物的发现告别依赖大规模高通量筛选的时代。从近140年药物研制技术进步的历程可以看出,在1960年之前,新药基本上都是天然产物和诱导药,精神药物都是偶然发现的。1960年到2000年的药物研发开始关注到受体和酶。发展到21世纪,药物研发更多地依赖于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
传统药物开发基于“试错法”,在实验动物或细胞上试验药物小分子,通过所产生的治疗效果来指导进一步的试验和小分子改造。而现代药物设计基于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疾病的了解与认识,通过针对药物靶蛋白的功能与结构研究,以实际的或虚拟的手段筛选能够影响靶蛋白功能的小分子,作为潜在的药物先导化合物,进行下一步的药物研发。
在转化医学、个体化医疗的影响下,我国新药创制的过程将发生变化。随着药物研究工作的变革以及临床数据的完善,到2020年新药研发过程可能将缩短为1.5年,药物设计到首次用于人类需要1年时间,自动化提交数据和申请批准需要0.5年,之后就可以有限制地临床应用,让部分适应证明确的患者能够尽早使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辽宁:药品弥补申请技术审评光阴将紧缩至60个任务日 (2025-08-08)
- 第十一批国度药品集采报量有看点 (2025-08-08)
- 上海推出18条新步伐 进一步激起贸易安康保险市场倒退后劲 (2025-08-07)
- 55种药品拟归入集采范畴 国度医保局提示企业感性报价 (2025-08-06)
- 多部分结合宣布安康情况匆匆进行为施行方案 (2025-08-06)
- 广东全面展开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付出改造 (2025-08-0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冠状动脉球囊扩张导管等 20个医疗东西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8-05)
- 在家门口享更好医疗服务 城市医疗资本下沉惠及下层庶民 (2025-08-04)
- 国度广电总局部署展开播送电视虚伪鼓吹医药告白集中整治 (2025-08-04)
- 《对于规范医疗机构门诊称号治理任务的关照》政策解读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