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生物医药产业受到激励快速发展 |
![]() |
目前中国的投资环境、投资机制没有欧美等国家完善,民间资本大多倾向于能看出“好苗头”的企业或项目,“雪中送炭”的机构少之又少。为此,北京G20工程推出了金融激励政策,为银行和北京中小生物医药企业牵线搭桥,着力提高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支持首都产业机构深度调整。
北京银行副行长许宁跃表示,银行要保证存款人的资金安全,银行的投资回报也是固定利率的回报,这一特性决定银行要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相比其他领域,中小型生物医药领域专业性更强,投资风险更大。加入“金融激励试点方案”就是由担保公司、生物医药领域的专业团队牵线,帮助银行识别风险、降低风险,向北京的中小生物医药企业提供资金贷款的帮助。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种双赢的模式不仅促进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同时丰富了银行的贷款渠道。据悉,“金融激励试点方案”于2010年启动,是北京G20(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的重要配套政策,由工商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中关村担保等17家商业银行、融资性担保机构参与。
截至目前,北京生物医药领域贷款总额由2009年实施前的9.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34.2亿元,平均增幅达到了128%,两年累计发放61亿元贷款,先后共支持了172家生物医药企业,为“G20工程”2010年突破500亿,2011年达到700亿的产业目标给予了有力的金融支撑,充分体现了科技“信号源”,金融“放大器”的作用。
斯利安药业、因科瑞斯等70余家小微企业两年共获得13.2亿元贷款支持,占到累计发放贷款总额的21.6%。推动了高盛、联想投资、德福资本等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向甘李药业、凯因科技等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直接投入逾9亿元资金;同时,推动了以舒泰神、利德曼生物为代表的一批生物医药创新型企业纷纷在国内外资本市场登陆,使得“北京医药板块”上市企业增加到20家,市值突破1000亿元,先后从资本市场融资突破100亿元,成为资本市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健康or亚健康:用专业的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 (2025-08-11)
- 第十一届马凡病友大会:以爱为翼,让健康与希望接力传递 (2025-08-11)
- 香港美容院实力top榜:知名正规机构口碑排行榜与消费指南 (2025-08-11)
- 第二批共249种澳门药物获准进入横琴指定医疗机构 (2025-08-11)
- 聪明医疗受存眷:山西多家病院分享“优服务”教训 (2025-08-11)
- 国度医保局地下宣布第四批智能监管“两库”规定和常识点 (2025-08-11)
- 妙想照进事实!中国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症结技术取得突破 (2025-08-11)
- 《自然》重磅发现:补充锂元素,就能预防、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5-08-11)
- AMI Pharm推动AYP-101进入三期临床,开启减脂注射药新纪元 (2025-08-11)
- 2025 适合老人和小孩使用的消肿止痛药推荐榜 (2025-08-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