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国抗艾市场成投资热点

中国抗艾市场成投资热点

  3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我国将在今后几年投入700亿元用于防治艾滋病。同时决定免征国产抗艾滋病药品的增值税,实行定点生产,并纳入国家药品储备计划。由此可见,艾滋病药物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行动计划要求,到2015年底,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将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120万左右。

  
  虽然抗艾药物属于小众用药,但很多国内企业都十分看好抗艾滋病药物发展空间。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全球每年约有50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毒,310万人死亡。艾滋病在世界各地的快速蔓延,促使抗艾滋病毒药物市场产销两旺,艾滋病药物的年销量增长率约在13%-15%左右。目前,国内已拿到抗艾药生产批文的企业多达几十家,投入生产的也已超过10家。不过,国产药物普遍存在耐药性严重,副作用较大等老问题,因此,开展新产品研发迫在眉睫。

   
  根据“十二五”防治艾滋病的目标和要求来看,到2015年,需要接受治疗的人数应该在24万左右,如果与世界治疗水平持平的话,每人的年治疗费用约为200美元,中国的抗艾药物生产企业将获得多达5000万美元的市场空间。据采访人员了解,抗艾药物耐药率的提升,加大了临床和研发的压力和难度。同时,一些地区和部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政策落实不到位,防治措施覆盖面不足;现有的防治技术、手段和能力尚不能满足工作需求,防控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有待加强。

   
  为了提升治疗手段,国务院将把艾滋病纳入国家科研战略之中,通过“产、学、研”机制推动新药的研发。“十二五”期间,卫生、科技、药品监管、中医药等部门将尽快落实“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和“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专项的“十二五”实施方案,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科技支撑。目前艾滋病还没有可以治愈的特效药,为丰富治疗手段,国务院进一步要求,卫生、中医药部门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探索艾滋病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扩大中医药治疗的规模,提高治疗质量。

   
  此外,卫生部门还将加强艾滋病的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强化治疗药物、检测试剂和预防药剂及用品的应用研究,加强耐药监测、早期诊断、新发感染识别检测、快速诊断、防治效果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艾滋病综合防治相关的社会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着重解决防治策略、干预措施等关键问题,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为了使企业研发的最新药物尽快得到应用,国务院将进一步完善艾滋病治疗药品的供应保障体系,健全药物采购、配送、支付和储备等制度,为抗艾药开辟“绿色通道”。根据计划,发改委、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信部、药品监管、卫生等部门将根据艾滋病治疗需要,结合财政和医保基金承受能力,适时将抗机会性感染的必需药品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做好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工作。


  而针对国外抗艾新药难以进入中国市场的问题,国务院也给予了关注。“十二五”期间,发改委、财政、海关、税务等部门将继续对进口和国产的抗艾药物实行税收优惠。为了降低患者的负担,商务、工信部、知识产权、卫生等部门对用量大、价格高的进口专利药品,将探索国内企业许可生产的可行性,最大限度降低药品成本。从事抗艾药研发生产的企业也将获得发改委、药品监管、工业和信息化、卫生等部门的支持。艾滋病治疗领域药品在研发、生产和审批方面将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