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闹”事件不断 医患关系引热议

“医闹”事件不断 医患关系引热议

  昨日,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重庆团代表谈及医患关系时引发热议。一些代表说,最近几年,我市接连发生多起“医闹”事件。除了少数有正当理由外,有些是由职业的“闹托”在里面操作。闹之后获得赔偿越多,就与患者家属分成。这些“闹托”大多仔细“研究”过医患之间的微妙关系,抓住医院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大肆敲诈。

   
  为什么“医闹”能屡屡得手?代表们认为,主要是没有具体的人和部门,作为中间“裁判人”来处理“医闹”事件。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光磊建议,发生“医闹”事件,双方可前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在做出医疗鉴定后由综治办来裁决处理,保证公平,让“闹托”没市场。

   
  列席会议的市高法院院长钱锋表示,医患关系之间的医疗纠纷以及事故的专业性较强,法官也无法独立判决,只能依赖于医疗鉴定。但问题是,医疗鉴定的一方正是医疗机构,其公正性容易受到质疑。钱锋说,对同样的医疗事件,不同的医疗鉴定机构做出的鉴定结果不会完全一样。医疗鉴定结果不权威,让法院无法做出判决,最后只能调解处理。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忠林建议,当遇到双方对医疗鉴定有争议时,法院可要求双方鉴定机构专家,以及邀请媒体到场。对鉴定结果,要求双方当场对质,并作出解释说明。在这一机制下,医疗鉴定结果容易让双方信服,也使法院作出公正判决。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