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药创新模式急需变革 |
![]() |
目前,生物药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药物研发周期长,研发费用高昂,成功率低,上市后专利有效期短,商业化压力大等。当前,生物药创新模式已经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创新和变革有两种层级。第一级变革是指不改变底层的状态而恢复平衡的解决方案,导致问题出现的系统和结构保持不变。而第二级变革是指状态本身的改变,即整个框架本身的转移或改造。
虽然在生物药行业人们一直以来都在以固定的(或递减的)频率开发新药物,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却少有重大创新。此外,鉴于上述种种挑战,我们不禁要问,渐进式创新是否足以克服现有生物制药创新模式的基本结构缺陷?是否需要彻底改造我们开发新药物所需的思想和方法?对此,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水平思维来解决问题。”
生物药创新模式目前正处在转型变革的十字路口。生物制药行业如欲取得成功,必须融合若干利益圈:创新必须减轻疾病和痛苦;患者必须能接触到这些创新;这些创新的使用必须反过来又能激励创新人士进一步创新。这些利益圈必须融入一个更大的圈子,即整个社会??包括监管机构、医学伦理和公众健康在内的更大利益领域。因此,新模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医疗保健。在生物药行业的发展中,以占用更多资源并导致更严峻医疗保健问题为代价来开发价格高昂的新药是不行的,这样的药品只有极少数患者负担得起。
亚洲包含生物制药行业所寻求的所有变革的种子??经济快速增长、疾病负担严重且社会正在改革或重建,生物药创新模式也急需变革。随着经济增长和反向人才流动为亚洲带来的智力资本,其本土科学和技术渐渐站稳了脚跟,现在必须有勇气进行第二级变革,唤起新的觉醒,把生物制药行业聚焦在亚洲社会正在崛起的医疗保健需求上。这种新模式的根本是合作伙伴关系。在药物开发的旧模式中,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会保留药物发现和临床开发的整个过程。而今,这种线性的整体“独立开发”模式正在让位于具备多种伙伴关系和战略联盟的“车轮与辐条型”模式。生物药创新模式适用于“我们怎么能合作共赢”这一原则,而远离“我如何才能在你这样做之前取得成功”。这本身就是一个方式的转变。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Cancer Res:年龄相关的生物学改变或会促进机体肿瘤扩散 (2025-05-09)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完成跨省共济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