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人才回国助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 |
近年来,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众多海外人才回国助推本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目前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已经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其中,生物医药CRO和生物仿制药生产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国内CRO领域,药明康德利用自身国际背景突破国内市场的狭小格局,通过本土操作成为成本领先者,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CRO企业之一。而对于本土生物仿制药行业,中信国健走的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借助益赛普这一拳头产品,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近日出炉的《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分析指出,两者分别作为所在生物医药产业的代表,尽管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仍有一些共同点,例如竞争优势仍然集中在低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这是中国CRO企业和生物仿制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有力武器。但与此同时,技术基础的薄弱、经验积累的不足、跨国药企的挤压以及风险投资的欠缺等因素越来越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以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为代表的生物仿制药企业集群,集群内部有明显分工,加速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仅在北京一地,便已形成了中关村生命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三个产业基地。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增长272%,其中在CRO领域,中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研发外包的首选地。
由于风险大、投入高、周期长等因素,本土生物医药产业也面临融资方面的困难。在美国等生物医药产业发达国家,药企的创立和发展离不开风险投资的支持。在这些国家,风险投资相对成熟,在注资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丰厚利润回报的同时,了解如何更好地规避风险。而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风险投资热情虽然不断增长,但尚未成熟。一些由海外归国团队组建的生物医药企业也主要是靠海外风投。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尽管有银行的支持,但生物医药产业的长远发展仍急需本土风投市场尽快成熟。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Cancer Res:年龄相关的生物学改变或会促进机体肿瘤扩散 (2025-05-09)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完成跨省共济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