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跨越式发展来临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跨越式发展来临

  国家基因库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可溯源性生物样本保存规模全球前三。不仅如此,盐酸安妥沙星、重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等创新生物制药获得批准,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单抗药物实现产业化,复方丹参滴丸进入美国三期临床试验;生物制药芯片研究和产业化水平国际领先,新型高效大通量分析生物芯片正在大规模占领市场;转基因抗虫棉已实现大面积种植。


  生物制药行业研究员认为,单抗是具有高度靶向性的“生物导弹”,在肿瘤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具有突出优势。单抗位于生物制药金字塔的顶端,具有最高的成长性、市场潜力,同类竞争少可保持高毛利率。国内单抗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目前是发展的有利时机,研发高潮即将来临。同时,受益于医疗模式转变、政策扶持和新产品上市,预计未来几年疫苗行业将持续高速发展。当前二类疫苗是市场主体,流感疫苗、狂犬疫苗和乙肝疫苗等迅速崛起。新型疫苗和治疗性疫苗是未来发展方向,宫颈癌等癌症疫苗、肺炎疫苗、治疗性乙肝疫苗、治疗性艾滋病疫苗等陆续进入临床,备受市场关注。


  此外,生物制药重组蛋白加速向长效蛋白进发。以EPO、重组胰岛素、重组干扰素、重组生长激素和凝血因子等品种为主,具有其他药物无法取代的疗效,市场空间巨大。当前我国重组蛋白市场稳步发展,复合增速约为25%。随着长效蛋白陆续上市,将加速重组蛋白市场的新一轮扩张。常规类蛋白中,重组生长激素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由国产产品占据市场主体;重组干扰素和重组胰岛素竞争激烈,由进口产品占据市场主体,国产产品市场份额逐渐上升。长效蛋白已占据我国重组蛋白市场主体且份额逐渐上升,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常规蛋白。


  随着化学制药研发遇到瓶颈和生物制药科技的迅猛发展,生物制药已成为医药产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在全球医药产业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我国生物制药与国外差距不大,目前发展迅速,每四年便翻一番。随着“十二五”生物产业规划启动、生物研发加速和医药内需扩大,尤其是我国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平台的建立,以及单抗、长效蛋白和干细胞的产业化,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即将来临。


  当前,生物制药处于初创期,随着生物技术新药的不断研发,生物制药正在快速崛起。全球生物制药的销售额每五年翻一番,2003年至2009年的年复合增速高达21.6%,约为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的近10倍。


  数据显示,生物制药行业2001-2010年的十年间销售利润率高于医药行业,2006-2010年其销售净利率处于增长状态,生物制品是未来医学进步的重要战略要地,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要对象,在十二五规划的推动下,在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突破的背景下,生物制品将保持快速的发展和良好的盈利能力。2011年前3季度生物制品行业营业收入增长较慢。生物制品子行业营业利润增速为13.55%,高于2011中报的12.58%,生物制品的毛利率从2011中报的37.61%上升到2011三季报的38.78%,从毛利率以及营业利润的增长率情况来看,生物制品出现恢复性增长,盈利能力回升。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