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我国药品流通逆向物流乱象丛生

我国药品流通逆向物流乱象丛生

  目前,我国的药品流通模式普遍是制药企业通过物流公司发往全国各地的医药商业企业;商业药企直配到医院或者社会药店(也存在商业药企直接调拨销售);医院药房或各类药店,将药品最终销售给病患。反之,药品逆向物流也主要是从病患回流到药店,药店退货到商业药企,商业药企退货到各制药企业。当然,从实践来看,我国药品流通中的逆向物流操作更多的是从药店环节开始产生好的回流现象。


  由于医院、社会物流企业以及零售终端退货程序不规范,且多以各类拆零药品的销售退货为主,导致目前我国药品的逆向物流大多处于无序状态,大多数医药企业只是按照自己的仓储、运输规定进行操作,尚欠缺国家层面专门的药品逆向物流管理规范。根据我国专业的医药物流管理和建设研究咨询机构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追踪调查,目前我国药品的逆向物流几乎处于失控状态,大多数医药企业除了按照自己的仓储、运输规定进行操作外,国家层面几乎没有专门的药品逆向物流管理规范。


  最严峻的是,无论是新版GSP征求意见稿还是正在征求意见的《药品物流服务规范》,以及诸多药品冷链物流标准,都没有涉及到药品逆向物流的操作规定和处罚规定。可以说,我国药品的逆向物流操作标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以企业的各自规定和习惯为准,普遍存在着极大的药品隐患。


  最典型的表现在于,医药企业不按照GSP标准落实药品的向上游退货操作,或者社会物流企业按照普通货物的特点处理药品回流服务。例如在现实操作中,医院往往不问理由地退货,如冷藏药品这类有特殊温湿度要求的药品在退货过程中很可能完全脱离了必需的温湿度储藏条件,而医药公司只能接收,并转入重新销售流程。而社会物流企业在处理药品退回过程的普货化操作,也容易导致假劣药重新进入正规的药品流通渠道,危害更大。


  更让人揪心的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社会药店往往不定期地举办一些过期药、近效期药品回收活动,而这些药品又被药店向上游退回,大量的合法合格拆零药品进入管理松散的逆向物流操作,由于几乎不可检测给假劣药提供了进入正规药品流通渠道的机会。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药品的逆向物流对象是以各类拆零药品的销售退货为主,因此相较正向的药品流通而言更不好管理,具有单次退货量少、拆零品种多、退货计划性差、混包严重、无资金效益、物流成本高等特点,这就导致了一般的商业药企储运部门以把药品退回到上游为完成了任务,而公司也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源来完善自己的退货供应链。这也是我国药品逆向物流管理乱象丛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