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药分开改革动真刀 药方外包或成趋势

医药分开改革动真刀 药方外包或成趋势

  今年,医药分开改革开始动起“真刀”。从北京友谊医院开始试水医药分开改革到深圳在全市公立医院推行的医药分开试点工作,均引全国瞩目。9月1日,北京市第二家三甲医院??朝阳医院正式开始试点医药分开。同时,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透露,北京市积水潭医院、同仁医院、儿童医院三家医院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将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启动医药分开试点,并计划于明年在全市医院中推开。


  至此,大型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将从局部试点到全面铺开。韩晓芳9月1日在首届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实践高峰研讨会上表示,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将更加注重降低药品和耗材成本,进而将引起医药流通领域的深刻变革。来医院在药品流通上会希望进一步降低药房成本,甚至实现医院药品零库存,将药房的库存和物流等成本转给药品供应商。


  取消药品加成和提高医事服务费是医药分开改革试点的两个关键举措。改革试点实施两个月来,深圳近3000种医保药品价格下降,北京也有1670种药品进入降价之列。从已经运行了两个月的首家综合试点医院??友谊医院的数据来看,截至8月19日,门诊患者(含医保和非医保)次均费用从上半年的439.80元下降到427.11元,下降了12.69元;门诊患者次均药费从309.77元下降到250.65元,减少了59.12元,这都催生了药房外包的发展趋势。


  数据还显示,友谊医院7月份的药房成本达201万元。一方面,医院药房的收入在下降;另一方面,药房的成本并未减少,这成为了医药分开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在韩晓芳看来,取消药品加成对医院最深刻的影响是,原来药品是医院的收入,现在转而变成了医院的成本支出。“过去药品耗材价格越高医院越高兴,现在医院作为消耗者则希望药品耗材价格尽量低,医院和厂商从原来的同一个方向转向了二者对立的两个方向。”


  在之前以药补医的情况下,药品是医院的收入来源。随着推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对药品和差价的关注度会下降,对医院来说,药品已不产生效益。而在医院内物流的成本反而成为医院额外的负担。未来医院在药品流通上会希望进一步降低药房的成本,甚至实现医院药品零库存,将药房的库存和物流等成本转给药品供应商。随着医药分开改革的推进,必将导致医药流通环节的减少,未来可能会出现医院将药房外包的趋势。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