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委员出招治理虚假药品广告

委员出招治理虚假药品广告

  “在我们医院门口,每天都有一堆人发小广告。我要不是穿白大褂,他们都敢往我手里塞。”说起虚假药品广告宣传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天津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孙保存深恶痛绝。“那些小广告常常一抄就是半麻袋。我们管吧,一是没人力,二是没底气,我们没有法律依据。只能撵他们走,可人家隔天又来了。最可恶的是,患者被这些小广告的花言巧语所蒙骗,把看病的钱大部分都花到这些非法药品上了,等到正规医院就诊时患者手里却没钱了。可是,他们受骗了还难以去追究,真是让人心酸。”

  “在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大量广告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伪劣产品的误导广告,特别是保健食品、药品、治疗仪器、性保健品等的广告,这些情况在省及省以下新闻媒体尤为突出。这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降低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给政府公信力直接带来损害。”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江西省主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陈清华说。

  今年“两会”期间,谈起虚假药品广告宣传问题,许多委员都有一肚子的气,纷纷提出治理对策。

  实行行政执法问责制

  虚假药品广告问题由来已久,公众反映也越来越强烈。2009年2月16日,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通知,禁止聘请不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士担当医疗、健康类节目的嘉宾,严禁演员和社会名人主持医疗、健康类节目。  

  这份名为《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医疗和药品广告监管工作的通知》一出台,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但对其是否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则心存疑虑。

  陈清华委员认为,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对虚假、误导广告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和治理。要严把广告播放、刊登的审批准入关,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从源头上遏制虚假药品广告的产生。

  虚假药品广告泛滥根源在于部分媒体片面追逐经济利益。“要强化新闻媒体主管部门和工商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实行行政执法问责制。要让媒体负责人的官位和广告播出挂钩,虚假广告不停播就停职。”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非常赞成“问责制”。

  陈清华委员还建议,增加各级财政对新闻媒体等事业的公益性投入,实行扶助政策,打造媒体品牌,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更多地开辟公益性广告专栏,降低公益性广告税收。

  强化网上售药监管

  全国政协委员、龙润集团董事局主席焦家良对虚假药品广告泛滥问题也是深恶痛绝。他告诉记者,近年来互联网已成为各种虚假非法药品的销售、宣传的主要渠道,在互联网上把非药品假冒药品销售,因为不是面对面交易,其行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

  “必须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的互联网食品、保健品、药品综合执法监管队伍,建立网上监管机制。开展保健品互联网销售企业备案管理,实行市场的准入制度。”焦家良委员继续给出了“高招”:第一,要强制要求互联网服务商对其提供的服务平台进行对保健品等销售、宣传的相关信息有效监管,采取有效措施收集关于经营商的真实身份信息;第二,互联网服务商应提供专门的举报投诉窗口,接受合法权利人及公众对网络上发布的信息的举报投诉;第三,对于懈怠处理或放任相关产品销售或信息发布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与违法产品经营商承担连带责任。

  “最关键的是,制定相关网络监管、立案、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降低对假冒仿冒药品犯罪的立案门槛和标准,加大对制售假冒药品者的监管和打击力度。”焦家良委员表示。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